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典型教案 >> 正文
典型教案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复习建议

2013年11月20日 21:50 佚名 点击:[]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复习建议

     同学们,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最后二十多天如何复习?语文考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考出最好的成绩?这是考生都关心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的建议:

一、保持平稳的考前心态

高考倒计时只有不到三十天的时间,有些考生开始焦虑不安、患得患失,怀疑自己能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些考生为了抓紧时间复习,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甚至达到头悬梁,锥刺股的境地。这种过于紧张的复习状态我并不赞同,考生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要掌握好复习备考的节奏。

其实,高考时,我们不要期盼超常发挥的奇迹,保证正常发挥就是最大的成功。因此,在考前最后一段时间里,应该放下所有包袱,放下。考生要明白,拼命去追寻的东西最终往往得不到,只要自己尽力了,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了。因此,考生、学校、家长和老师们,这段时间不必刻意改变什么,遵循平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即可。

 

二、要有清晰的备考思路

语文复习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头绪过于纷繁杂乱,而且似乎没有要点可抓,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确定一个科学的复习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定能使语文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可以分三步来进行语文的复习备考。

查缺补漏,落实基础。系统有计划地梳理基础知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强化识记内容的背诵(主要是古诗文)。此部分可以不占用大块时间,充分利用早晨、课间、睡前等零碎时间,但一定要有计划性。而且古诗文的识记不单单是应付名句默写,适当的引用还可以提高作文的文学性,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薄弱,强化训练。训练的重点主要在于质而不全是量,要学会针对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规律的研究摸索。此部分每天都要有计划地进行,最好要选用高考真题来进行训练,并把典型高考题目进行横向比较,总结解题规律。

限时测试,重点突破。可以做成套的试卷,也可以做专项题型练习,但一定要注意限时,切不可随意散漫,以免丧失做题的针对性。

以上训练均可固定安排在每天的一个时间段里,这样坚持到高考,也能保持语文做题的手感。

 

三、做好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为分值最高、区分度最大的作文,一定要引起百倍重视。新材料作文相较于话题作文来讲,显然是加大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一篇优秀的作文首先要过好审题关。在考场上,对作文审题立意我们可以采取 “抓关键语句”、“由果析因”、“多角度立意”、“辨明关系法”、“寓意(诗意)解读”等基本方法,此外,还要注意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忌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立意作文。

2.筛选性原则。所谓筛选性原则,即命题人所给的材料有几个不同的审题立意角度,在写作时,要对不同角度的立意进行筛选,选取自己占有材料丰富、见解新颖深刻的立意角度去写。

3.创新性原则。所谓创新性原则,即立意要有独到新颖之处,要有不同于一般考生的见解,避开“大众化”,选取新视角,开拓新思维,发表新见解。但创新不可脱离原材料,观点要能自圆其说,否则,立意就偏离题意了。

   最后,祝所有的考生在六月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高考,金榜题名,创造辉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