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课题在线 >> 正文
课题在线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研究

2011年05月27日 17:52 admin 点击:[]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研究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执笔:左 强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综观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普遍存在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的多,学生主动学习的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状态尚未大面积形成。目前,正在进行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不发生改变,就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通过网上查找和资料查询,在国内没有发现雷同课题的系列报道,只是发现了少量基于互动理念的“课案”报道。但从境外一些教材分析发现,境外已经十分重视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如从香港《新世纪中国历史》教材中“课前研习”、“历史工作室”、“魔术眼镜”等栏目的内容和指导思想看,大多基于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多实践(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理念,回归人本主义。日本外务省于1999年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也体现了宽口径、多样化、时代性、应用性、互动性强的新潮教学思想。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种趋势,但至少目前还没有互动式教学范式的大量报道,尤其从教育实践层面来看真正体现互动式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比例还太少。

2、选题的意义

(1)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需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优化的教学模式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建立了参与意识,才可能积极主动去探索,去争取。而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的多,学生主动参与的少,部分教学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状态尚未普遍形成。如: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高中生物实验这一重要媒体往往只是用来验证书本知识的正确性而不是作为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载体。

(3)新高中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相比:部分较难的知识章节和知识点被删除;教学内容上图表、阅读材料、演示实验、家庭小实验明显增加,且增加了研究性课题;在习题设置上开放性习题增加。从中可见新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题研究的视角

主要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媒体、学生和媒体四个方面研究。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点面结合的教学实验:

    ①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广泛进行探究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检验、发展、深化理论。

②在学生中组建三个实验班,进行重点的探究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

实验方法:等组实验法。

实验自变量:探究互动式教学(意义建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机辅学习)

实验因变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科能力水平及综合素质。

控制变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水平、师生对实验的情感倾向。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走访、观察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知识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定性分析。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