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课改信息 >> 正文
课改信息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4年11月09日 17:21 付曼 点击:[]
                                作者:语文组 付 曼  来源:徐州三中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市中小学开始推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推行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这一计划的重要理念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一、教师要有激情、真情,增强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像艺术家一样善于“进入角色”,拉开情感教育的序幕教师的激情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挚且充沛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拍,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我注意到,文章节选的第二部分情感丰富,有对母亲的爱,愧疚,还有崇敬。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字的解读、品味来感受史铁生寄寓在文中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但是我认为,通过有激情的阅读更能从心底感染、打动学生,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于是我选择好背景音乐,饱含情感的朗读了文章的第二部分。不仅我泪流满面,学生也不能自已,哽咽难言。甚至有的同学在周记写到,正是那样一次饱含感情的朗读让他真正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也更深切的理解了自己父母。叶圣陶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除了教学要有激情外,教师更需要付出真情,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在以教学的主导者自居,而要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甚至也是学习活动的学习者。而一旦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教学中的沟通就会变得更加平等,学生会抛开思想的束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样要学乐学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力,表达力。从而实现“以情激情”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文章要“凤头豹尾”,即靠一个好的开头吸引读者,语文课也需要一个好的导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常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人深思法:

在教学《项羽本纪》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项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对于他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他贤愚不分,忠奸不辨,优柔寡断,成功时有舍我其谁的傲气,失败时又纠缠于儿女情长,自暴自弃。所以这样的人只能贪一时之功,享一时之名,成一时之霸业,是谓短命枭雄。但也有人说他讲信义,出身名门,侠骨柔情,是铮铮的男子汉。那么项羽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项羽本纪》,来认识一下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

在这两种背道而驰的评价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起到了一定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铺陈渲染法:

在教学《将进酒》时我选择了从作者导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作为中国诗坛上一座无法超越的巨峰,这是他留给后人印象就是这样一种昂扬,自信和豪情。李白的诗更是盛唐诗歌的神来、气来、韵来的代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为仙气飘飘的诗人,在他的一曲《将进酒》中体味他卓绝的才华。在导语的铺陈和渲染之下,学生得到了感染。

立体感染发: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为了将学生带回那样一个黑暗动荡的岁月,感受到发动政府的残暴和烈士的英勇,我利用图片带学生回溯历史,引其入境,以便更好的体会鲁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刻情感。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平等看待万物的重要性,我事先播放了一段人类为获得皮草而虐杀生命视频。学生带着愤怒和反思总走进课文,体悟情感。语文教学缺不了这样的教学媒体,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加深情感体验。

三、深入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于漪老师说过:“‘情’是文章内在的、固定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3]所以,教师自己首先必须仔细地钻研教材,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使自己置身于作品中。在教学《鸿门宴》是,我们可以看到体现了刘邦无能的“且为之奈何”;和项伯套近乎时的虚伪;把儿女婚姻作为政治交易室暴露的不择手段,借如厕而逃之夭夭的狼狈。但也要看到刘邦的善于用人和信人,能言善辩的才能,“归,立诛曹无伤”的果断等等。因此,我们看到司马迁对与汉代开国皇帝的复杂情感——爱恨交织,赞贬掺半。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当我们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时,从她的出场、外貌和语言描写中我们要看到,王熙凤虽然生性贪婪,为人阴险,善于奉迎,但是它确实又精明能干,虑事周到,通权达变。我们从平面的文字解读出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也读出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只有这样真正走进文章,走近作者,才能把作品中的全部情感重新释放出来,感染学生。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哪种教学设备,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