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误区及注意事项
随着现代
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了数学课堂。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势必成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
学生数学素质的绊脚石。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结合、优化教学?我们必须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和误区。
1 计算机辅助
数学教学的伏势
1.l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
信息处理功能,对图形可以进行伸、缩、移、旋、切、拼、补等变换,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内容形象化,增强其表现力,使
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现代
教育学的实践证明:
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
信息量的65%,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
学生自觉地学习。[1]
1.2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征,使
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讽。通过
数学实验激发
学生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1.3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
信息密度
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有时需要用较长时间写出一串长式子,画出图形或图像。有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节省画图、擦墨板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授更多的内容,充实课堂,从而增加课堂
信息密度。
1.4图形直观、动态,便于
学生理解
在几何教学中,计算机可以将
学生不易理解的几何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模拟演示出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其体化。但要处理好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数学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过分地依赖具体形象,则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由于传统教学偏重逻辑能力培养,
学生的形象思维偏差。
2 计算机辅助
数学教学的误区
2.1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
有的
数学课件把
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对其它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使课堂由“入灌”变成“机灌”这些只是简单应用了计算机的演示功能,教师成了播放员,
学生成了观众。从课堂教学效益角度讲,有些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得清清楚楚的知识点,如集合,教师就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制作
课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学生身体健康角度讲,过多过滥的电子板书,有损
学生的视力,容易产生眼睛疲劳,反而影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兴趣,减弱学习动机。
2.2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就是一堂好课
为了使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方了“公开课”、
“评比课”而使用计算机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应是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时通过教师的语言、板演、手势及通过观察
学生的表情、提问等反馈手段,教师灵活掌握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
数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
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而计算机所具有的功能加强大的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直观化。甚至动态效果,也是传统手段无法匹敌的,所以不能厚此薄彼,应二者优势互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