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醒民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的名字家喻户晓。然而,真正对其科学思想、哲学思想、社会政治观点有所了解的人并不算多。
爱因斯坦有他的成功之道。所谓“道”,一是指他在科学实践中所走过的道路;二是他之所以成功的道理和根据。不论是“道路”还是“道理”,都与他的思想和精神密不可分。
对于当代中国科学家而言,爱因斯坦的思想、精神和人格仍然不失为一笔珍贵的财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重新理解他的成功之道,学习继承其思想菁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单从主观层面而言,成就爱因斯坦伟大科学事业的因素主要有: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和自学;始终以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惊奇感窥视这个世界;始终秉持坚不可摧的批判怀疑精神。除了这些重要的精神性因素,还有他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创造性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科学方法。
其中,爱因斯坦的独立批判意识,对于当今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可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阅读了马赫和休谟的著作。这两位思想家的怀疑和批判意识,使得爱因斯坦的怀疑态度趋向理性化。
休谟指出,宗教迷信的浮夸是危险的,应当加以怀疑。他以他的怀疑论哲学,打破了教条主义和独断论的迷梦。这一切,无疑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于马赫,爱因斯坦认为他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并深受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影响。
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期间,很讲究工作方式的局长哈勒经常训示他的下属:“你们着手审查时要设想,发明者所说的全是假话。如果你们不这样想,顺着发明者的思路走下去,你们就会受束缚。你们始终要有批判眼光,要警惕。”这种工作方式,使爱因斯坦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更加增强了,乃至养成了怀疑批判的习惯。
爱因斯坦喜欢称自己是“异教徒”,别人也认为他是“叛逆者”和“创造者”。
在科学的世界,爱因斯坦深谙“批判是科学的生命”这一真谛。他在科学工作中经常以批判为先导,给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1901年,爱因斯坦这样写道:“进入人们头脑中的权威是真理的最大敌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机械自然观和力学先验论的教条顽固统治的时期,他在初涉科学前沿问题时就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怀疑把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的教条。他坚定地与当时的认识论潮流(先验论、实证论等)和科学潮流(力学自然观、电磁自然观等)背道而驰,独辟蹊径。结果,捷足先登,打开了20世纪物理学新理论的大门。
爱因斯坦的批判态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是与怀疑态度相伴随的,并且建立在坚实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此,爱因斯坦的批判总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同时,这种批判态度往往贯穿着历史感和历史意识,在传统与革新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例如,他在批判牛顿的经典力学之后,紧接着这样写道:“牛顿啊,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
爱因斯坦也像马赫一样,甚至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持批判态度。
他批判性地洞察到,科学的技术化导致“双刃刀”效应,科学专门化造成两种文化的分裂和人的精神的扭曲。他批判性地揭示出,被异化的科学在经济、政治、安全、伦理等方面引发诸多恶果和危机。
对此,爱因斯坦一方面呼吁科学家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以艺术家的旨趣和普通公民的身份重塑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力图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架设桥梁。
在爱因斯坦看来,自己若是对社会上不义的现状和丑恶的现象保持沉默,就等于“犯同谋罪”。面对科学技术的手段日益完善、人类社会的目标每每混乱的现实,他呼吁科学家和工程师,并告诫正在求学的理工科大学生,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制止科学和技术的异化和滥用,使之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世人的眼中,爱因斯坦是最具独立性、最自由的人。他本人也戏称自己是一个“流浪汉和离经叛道的怪人”、“执拗顽固而且不合规范的人”。他从不屈从时尚潮流和钱权诱惑,始终按自己的冷静思考和独立判断行事。他把自由看做是大自然赋予人的宝贵礼物,力主争取外在的自由,永葆内心的自由。
爱因斯坦的晚年,正是麦卡锡主义横行的时代,他对美国日益恶化的政治局势,对严重侵害知识分子自由的行径极为愤慨。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他在逝世前五个月应《记者》杂志之邀,在发表的一篇短文中写道:“如果我重新是个青年人,并且要决定怎样去谋生,那么我决不想做什么科学家、学者或教师。为了希望求得在目前环境下还可得到的那一点独立性,我宁愿做一个管子工,或者做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爱因斯坦自己坦率承认,在教育学领域他是个“半外行人”,然而他就教育问题发表的见解至今发人深省。他的这些见解,也大多从独立批判意识的角度提出。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在他看来,把学校简单地看成是给成长中的一代传授最大量的知识的地方,这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该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把个人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和不幸的社会。
同时,爱因斯坦敏锐地看到,虽然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青年人课程负担过重,大大危害了他们的独立思考的发展。他指出:“负担过重必定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人科学家——既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他的人道与仁爱、正义与责任、独立与自由、实证与理性、怀疑与批判、兼蓄与宽容、就重与进取的精神,无疑是他的思想菁华。而这些,必将成为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文化基因,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公民的自我完善,都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本文由记者郝俊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思想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