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承德市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和对策
闫炳辉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 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身体素质、 思想素质、
科学素质等等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物理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特别是科学素质有重要的作
用。为此, 笔者针对我市重点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 探索对策。
通过听课和调研, 我认为承德市各重点中学物理教学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抓基础, 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几年来市物理中心教研组从我市中学
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 明确提出:“从基础年级抓起, 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
的培养。 ” 鉴于物理学科教材的实际, 学生入学基础的实际, 以及重点中学肩负的为高一级学校
输送人才的重任, 要求各校的物理教师在掌握好教材、 大纲、 考纲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实际, 展
示好知识的层次, 去落实教材, 要让大多数学生得以接受。 为了兼顾必修和选修, 各校物理组应
制定切实可行的 “规定” , 哪些选修内容需要在高一、 高二课堂教学中增加, 增加到什么程度, 是
否一次到位, 练习达到什么程度, 该减哪些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胸有成竹” 。
2. 以奥赛辅导促进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一点承德一中、 平泉一中比较
突出, 有较为成功的经验。
3.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 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从总体上来说能够处理好课堂练习中的四个
关系。(1)讲与练的关系——讲是为了导, 练习是为了知。讲是主导, 练是主体, 二者相辅相成;
(2)质和量的关系——质是精华, 量是多少, 在练习中质要讲究, 量要适当; (3)易与难的关系
——易是基础, 难是提高。在课堂练习时, 必须遵循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不变到多变这个规
律; (4)练与评的关系——练是实践, 评是升华。练习后要进行讲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
识的精髓, 只练不评, 往往会使学生走过场, 收不到实效。
4. 强化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的特点。无论是课上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得到了普
遍的重视, 开出率已达到95%。 加强实验教学是符合高中学生要求的, 他们的年龄多在15- 18
岁之间, 正处于体力、 智力迅速成长的阶段, 精力充沛, 求知欲强, 思维敏捷, 易于接受新鲜事
物; 好奇、 好动、 好学, 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感到新奇; 抽象思维、 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初
中生有所提高。但是总的来说, 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思维中的具
体形象成分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而中学物理中的实验正具有形象、 具体、 新奇的特点, 就能
同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产生共鸣, 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实验不仅仅
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源泉, 而且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大纲对此有明确的要求。
但有几个问题仍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 重教师的行为变化, 轻学生的行为变化。 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以及全市青年教师的评优课
反映看,“满堂灌” 的课所占比例仍然不少。教师课下准备的多、 课上讲的多, 学生课上听的多、
记的多、 动的少、 思索的时间少。有的教师认为, 物理难学, 生怕学生考不好, 就一味的 “灌输” 。
把所有的问题(包括学生通过行为变化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都分析得很细、 很明确, 然后端给学
生, 就象嚼烂的馒头, 学生反而感到乏味。这种以教师的行为变化, 代替学生的行为变化的做
法, 使学生失去了培养能力、 挖掘内在潜力的机会。
2. 重习题操练, 轻方法教育。随着教材的不断改革, 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地位。如教材在
自由落体的研究过程中揭示了 “假设、 演绎、 验证和推理” 的研究方法; 在欧姆定律的建立过程
中, 运用了类比的方法, 效果量度的方法以及实验观察和数学方法。有的教师只注重运用公式
去解题, 把研究方法给略去了, 没有把科学方法的教育作为教学目标; 在 “应试教育” 的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