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创新 推进物理课程改革--记物理课改中的点滴体会
2008年10月18日 17:54 admin 点击:[]
求实创新 推进物理课程改革--记物理课改中的点滴体会 |
[ 作者:重庆市122中学 宾嵩 转贴自:http://www.bb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4 ] |
国家级课程改革在北碚区实施了两年,我校在这两年里对八年级物理新课程作了初步研究与尝试,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个人认为物理学科更应该站在国家级课改的前沿去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新理念。现谈谈我们在以下方面所作的探索及点滴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理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先导,是否真正领会国家课程新理念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了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专项培训。通识培训中,国家教育专家李连宁、刘兼、傅道春等的专题报告,使我们初步认识了国家新课程改革。学科培训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新教材主编、西南师大教授廖伯琴给我们解读物理新课标和新教材,并观看具有新课程理念的一堂课,让我们大开眼界,实质性领会了新课程物理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物理知识由教师做实验得出结论而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新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引导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授与者。基于此,学校每一位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都感到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形势逼迫我们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去理解课改新精神。 二、建立物理学科三级课改网络,保障课程改革的实施 为落实课改,使课改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得到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效果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我校采取三级网络推进形式,保障课改顺利实施: 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宏观调控,具体协调课改工作。学校成立课改核心小组,具体研究课改工作教学教研情况及学科之间课改的研究交流、互通有无,并推荐核心组成员参与区级学科核心小组(物理学科有一名核心小组成员)及时了解信息,并请区课改核心小组指导学校的课改。学校学科核心小组下面,分年级建立物理备课小组。在课改之初,我们手中只有教材与课标,而无现成教案及其它教辅资料。因此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去摸索、去尝试。为保证教学效果,备课小组集体备课,体验课标,钻研教材,讨论怎样在上课各环节有效地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课后交流教学心得,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每个班建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注意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搭配,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探究,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 三、“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紧密依托课堂主渠道 课堂上要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 1.创设情境:让学生先感受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用录音展示风声、波涛声、大自然小鸟的鸣叫声、小提琴声、飞机声、尖叫声、虎狼及狮子吼声。学生很感兴趣,议论纷纷,于是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喜欢鸟叫,听起来清脆悦耳;有的说:对虎叫声又喜欢又不喜欢,不喜欢是因为有些恐怖,喜欢是感到虎叫声中透着威严,有王者风范;还有的说:不喜欢尖叫声,属于噪声。 2.自主提问:在学生感受各种声音后,为体现学习自主性,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提出:“声音世界是多彩的,同学们想了解声音的什么知识呢?”学生热烈讨论起来。他们提出了:“什么是噪声?” “笛子为什么发声?” “声音怎么传播的?” “声音怎么产生的?” “声音有没有速度?如果有是多少?”“回声是怎么回事?”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研究,于是我引导学生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作为研究重点,其余问题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 3.合作与探究: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时,我并没有自己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结论,而是在学生面前摆上白纸、橡皮筋、塑料尺、音叉、木棒等工具,在讲台上摆面鼓,鼓上放小纸团,请学生到讲台上用木棒敲鼓,然后叫学生玩桌子上的东西,让他们发声,通过看、摸、听、辨、思、论等手段,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兴致勃勃地玩起来。在总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时候,出乎我意料的是虽然书本上没有现成结论,但学生最后能说出“碰撞发出声音”“振动发出声音”“摩擦发出声音”;并有同学提出:“老师,我认为碰撞发声,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振动发声,因为碰撞时物体要振动。”这时,又有一个同学补充到:“老师,我觉得磨擦也要引起振动。”于是,学生顺理成章地推论出: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的。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经过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学生回答问题更踊跃,更积极了,更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4.三个维度表现:新课程应特别注意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把握。 一次我在上物理探究课“探究速度”变化时,告诉学生:我们要上一堂室外物理探究活动课,去探究速度变化。他们听后十分兴奋,因为我校以往除体育课在室外上以外,其它课还没有在室外上过。 紧接着我提出探究课题: (1)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如何变化? (2)同学跑100米的过程,速度如何变化? 由各实验小组任选其一,有3组选(1),有5个实验小组选(2),他们通过讨论后得出:需要卷尺和秒表。选题(2)的学生制定好方案后,找了4位同学计时,1位同学跑,1位同学发令,他们去了之后遇到一个问题,跑过来问我:“老师,学校操场没有100米跑道怎么办呢?”我没直接回答而是这样说:“我们主要看跑步时速度有没有变化,你看该怎么办?”他马上说:“那好,我们去跑60米也行。”做小球下滑实验同学遇到更大的难题,他们讨论出的方案是找一个塑料水管,上面钻四个孔,倾斜后找玻璃珠从管内顶部滑下经过每一个孔时分别记时。学生对我说:“学校没有塑料水管,怎么办?”我想了想说:“你们能不能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同样把这个实验做出来。”××同学立刻说:“老师,我有办法了,我找体育老师借一个篮球,利用学校门口的斜坡,画好线,球从上面滚下来。”我当即鼓励他,认为他的方法好,又简单可行,同时提醒他们滚球时一定要是直线。于是他们高高兴兴去找体育老师借球。这次课,我感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爱上了物理探究活动,以致一段时间过后,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很想上室外的探究活动课。”可见,这节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通过改革物理学科评价制度,以评价方案多元化来促进物理课改 实施课改实验是否成功,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的评价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只看考试成绩。现在课改要求评价多元化。为全面综合评价一个学生,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把评价分两个部分,即期末书面测试占80分,非书面综合测试占20分。书面试题以知识技能考查为主,增加题的灵活性与开放度。综合测试包括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态度,创新的实践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的撰写,课外调查报告等。综合测试采取打等级方式评价,由学生自报等级,教师与学生商量再评定等级,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物理课改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持久论。对学生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堂课能解决的,要持之以恒。本轮的课改实验至少也要几年时间,因此对课改还需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才能形成较完备的体系。 2.克服硬件决定论。要有因地制宜的思想。部分教师存在课改需要较高的硬件设施,目前的教具是以前教材的,条件差了课改不易成功的想法。其实不然,我们主要从教法领会课改精神,根据现有条件因地制宜体现课改。 3.注意课改的实效性。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础。 4.加强学科整合。对物理需要但数学没学的知识可与数学教师商量,看能否提前学。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大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