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改之我谈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初级中学 杨树均
邮政编码527139 电话(0766)7418407
[内容提要]:随着初中新课程的开展,初中八、九年级物理课文的内容也作了相当的调整,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首先进行知识的整体认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进而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探究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课改实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要求多种多样,但怎样才能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人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八年级新增加的一门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同学们对该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时,这种兴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奇”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电灯一接通电源就会发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然后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坐汽车时,汽车突然开动人会向后倾”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质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质量?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霜”,“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功率”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电灯比“25W”的电灯更亮?电风扇为什可以调档等。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稳定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三、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联系,人们接触事物,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产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听从教师的教导。
四、加强实验探究教学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探究,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分别上教坛测量同一本物理课本长度,当四位同学测量完后,让他们四人同时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这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
五、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概念、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要求学生抓住“竖直”一词。且与“垂直”区分。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打篮球时的投篮球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立定跳远和跳远谁跳得更远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