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历史教研 >> 论文赏析 >> 正文
论文赏析

历史教学小结

2009年10月29日 08:50 admin 点击:[]

2008年高考的硝烟已然结束,我校在今年高考中获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选修学科历史的2B的达线率也基本满足三科需求,现将一年高三历史教学情况作一小结。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领会2008年江苏历史科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基本沿续了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的导向,倡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牢固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说明就是高三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这一点如果不明确就将使复习缺乏目标。与以往的考试大纲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在教学中对此要加以关注:一、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及要求"的表述与往年的考试纲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内容直指学科能力要求,共分为4类: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的探讨问题。其具体要求说明共列举12种,学生要认真研究和领会。  二、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罗列上,打破了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模块的编排顺序。必考部分按照"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分成三大块,将必考内容的政治发展史、经济发展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内容按专题打乱按历史时序重新排序。三大块所列专题分别为6个、8个、12个,沿袭了历史学科"薄古厚今"的命题趋势,其中政治发展史专题10个、经济发展史专题8个、思想文化史专题8个,与往年比较,政治史比重有所弱化,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重有所提高。选考部分是直接罗列要考查的5-6个专题的名称,而无具体考点的表述文字。值得注意的是,选考部分删除了选修教材中的不少专题内容,复习时应对照复习。三、考试形式部分,与往年的旧高考相比,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减为100分钟,试卷分数由原来的150分减少为120分。在试卷结构上首次出现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划分。必做题约占80%,选做题约占20%2008年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历史的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说明不再对考点的分布不再在历史时序上作分数比例上的分解要求。

2008年江苏高考在很大程度体现了考试说明上的具体要求,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了:1、注意规律性知识的总结。记忆性强是历史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但知识的记忆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历史知识存在着大量规律性结构,不理解去死记就感到困难。2、尽力把五本教材全面浏览一遍,自己感到薄弱的地方要看得仔细些。3、要认真反思与总结,比如要把做过的比较重要的试卷拿出来仔细读一读,尤其要注意大题的材料理解和答题思路,同时应精选精练,适当做些检测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

4、在考试范围上,必考内容为历史三个必修模块,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考试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保留下来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属于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我们要求并带领学生们拿到考试说明后应严格按照说明上的内容逐点复习。

2、从今年高考试卷来看,题型仍保持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在非选择题部分,提供"新材料、新情景"的材料解折题和材料问答题为主要题型。要引起重视的是,出现了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论证和探讨历史观点的主观题题型,再次反映了08年历史高考对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