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用比较的方法,对三地的初级中学
音乐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借鉴两地的经验,进一步 修改完善我国初中的
音乐教学大纲,促进我国
音乐教育的
课程改革。
香港、台湾两地的文化教育与内地同一根源,有着许多共同点,彼此各具特色,相同之中有差异。为更好 地借鉴两地的经验,找出其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求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国义务教育初中
音乐教学大纲,促 进我国
音乐教育的
课程改革, 笔者试图用比较的方法, 对内地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音 乐教学大纲》(简称试用大纲)、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6年公布的《
音乐科课程纲要》(简称香港纲要)和 台湾教育部1983年颁布的《国民中学
音乐课程标准》(简称台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将来修订我国义务 教育初中
音乐教学大纲时参考。
一、教学目标(目的)比较
试用大纲教学目的:
“突出
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 透到
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启迪智慧,陶 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小学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
音乐的兴趣、爱好, 掌握
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了解我国各族优秀的民族民间
音乐,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的优秀
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 一定
音乐鉴赏的能力。”
香港纲要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使他们对所听的音乐能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 生通过创作活动来表达自我。增进学生歌唱及演奏的技巧。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读、写能力。”
台湾标准教学目的:
“增进学生爱好音乐,欣赏音乐之兴趣,并提高其欣赏能力。培养学生演唱歌曲与演奏乐器之技能,创作 音乐之兴趣。增进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发展读谱能力。辅导学生体验传统及创新的民族音乐。涵养审美能力, 陶冶生活情趣,养成学生快乐活泼奋发进取之精神,及乐群合作、忠勇爱国之情操。”
目标比较评述:
共同点
试用大纲、香港纲要、台湾标准均强调音乐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审美能力与对音 乐的鉴赏力,通过音乐陶冶生活情趣和激发爱国情操方面,试用大纲、台湾标准则比较明确。
差异点
试用大纲着重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陶冶情操,使学生身心健康。香港纲要提出学生通 过创作活动来表达自我和增进演奏技巧、读、写能力。台湾标准把演奏乐器技能和培养创作兴趣列入目标。
从上述异同点看出,港台大纲的目标紧扣音乐科目宗旨,要求也高于试用大纲。
试用大纲没有提出创作活动与乐器演奏的要求。本人认为这种要求是必需的,因为音乐是情感的形式,只 有通过创作实践才能表达自我情感体验。乐器演奏技巧在今天成为音乐活动的密不可分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 段应该培养学生乐器演奏能力。因为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欣赏音乐及进行一切音乐活动如比赛、演出等 。考虑到条件所限,在大纲中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的比较
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歌唱 欣赏 音乐基础 内 选用中外民 中外民歌及 简谱与五线 地 歌歌曲齐唱 声乐曲、器 谱是每课必
、轮唱、二 乐曲、歌剧 学的内容,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