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高三 >> 试卷下载 >> 正文
试卷下载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专题练习 (一)

2009年12月18日 08:49 admin 点击:[]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专题练习(一)

 

要求:仔细了解各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做例题巩固。

1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

(二)其他用法

1.,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2.:好像,如同。                              3.【而后】才,方才。

4.【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5.【既而】不久,一会儿。

[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2.何

(一)              疑问代词

⑴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⑵做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大王来何操?”

⑶做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二)              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复音虚词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