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晨报报道了吴家山三中为25名后进生开“希望班”,派全校最好老师执教、配专属活动室、搞独特教学法,引起广泛关注。记者昨从该校获悉,十一长假结束后,“希望班”又有了新创举:打破学生座位的传统格局,将座位排成“U”形,让教师坐到学生当中讲课,目的是拉近师生关系,让老师真正走近学生。
13日上午,当七(15)班学生走进教室时,班主任蒋少雄宣布,“今天调换座位”,将25张课桌依次摆成“U”形,老师的讲台搬到学生当中。
起初,全班学生感到十分新奇。“第一次觉得老师和我们距离这么近,”男生小立说,小学因成绩不好、上课爱讲话,老师把他安排在教室倒数第二排角落里,也从不在意他。现在老师就在当中,上课的声音都比以前轻柔些了。“感觉上课像和老师聊天一样轻松。”
女生小雅十分喜欢这次换座位。她称,自从调换座位后,班上课堂纪律有了明显进步。以前有人讲话老师可能看不到,但现在有人讲话,老师一眼就能看见,并会立刻走过去轻轻摸摸他的头。
老师:课堂效率提高了
英语老师龙艳芳说,新座位的调换使课堂氛围明显好转。按新座位上课一周后,她感到上课讲话的学生少了,而她面对每个学生更容易观察和提醒了。
于是,她想了几招来激发这些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她利用座位的便利和优势,在课上让学生猜谜语、看英语动画碟等,连以前上课开小差的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以前教学任务总打折扣,现在,龙艳芳在“希望班”上课的难度和年级其他班保持一致了,“这样的座位更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效率无形中提高了”。
蒋少雄介绍,目前多数任课老师表示该班课堂纪律有明显进步,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家长:起初担忧孩子讲话多
刚开始,有家长担忧这样的座位容易让孩子上课讲话。男生小立的妈妈称,儿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课喜欢讲话,以前单个课桌都管不住嘴,现在学生们坐得更近了,那岂不是闹翻天。结果一周后,她却发现儿子成绩有了进步,回家作业完成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男生小伟的妈妈则对新座位表示赞成。她认为,这样使老师和学生距离更近,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能更好地督促学生。
记者在该班教室看到,除摆座位的方式变了,全班25人的大头照还被贴上班级墙壁,照片中每个人的笑脸都很灿烂。
校长:让教师“蹲”下来讲课
该校校长易文火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老师真正从“走近”学生到“走进”学生。让老师和所有学生距离相同,“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交流,事实上是希望更多影响师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这些学生的言行。让老师站到学生当中上课,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再“居高临下”,跟他们娓娓道来,打破了学生的学习神秘感,让师生间心理距离更近,学习积极性自然就能提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