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
在我校,实施新课标已有四个年头,但课堂教学仍基本呈现传统面貌,没有较大改观,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在多次督导考核中优课率较低。基于上述现状,学校决定,加大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力度,进一步落实新课标要求,加快课改步伐,制定计划,使课堂教学面貌尽快改观。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如下:
一、观摩研究阶段(第8—13周:3月30日—5月8日)
(一)学习观摩
1.以教研组为单位, 观看名特优教师的教学录像。
2.学习本学科新课标,体会名特优教师教学中的“门道”。
(二)分析研究
3.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前期观看教学录像和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名特优教师教学录像进行分析(对照录像,截取片断,实时分析),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以备课组为单位,立足课改,借鉴名特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范式,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年级学科课堂教学的新框架。
5.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 个性化地取法名特优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取舍,改进,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实践评议阶段(第14周:5月11日开始)
1.制定计划,课堂观摩。每位教师必须开设至少一堂符合新课改精神的研究课。(毕业年级或延后。)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评议。以是否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依据对所开设的课改课进行评议。先由执教教师介绍自己该课设计所依据的新课标精神,以及试图体现的课改“亮点”,再由听课教师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进行评议,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三、探究内化阶段(第14周:5月11日开始)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地研究教材, 动态地研究学生,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下,日常教学不断地推陈出新,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优质高效。
教科室
2009年3月30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