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教科室 >> 论文园地 >> 正文
论文园地

英语组教师13-14学年发表的文章(一)

2014年06月10日 11:24 教科室 点击:[]

教学反思的认识与实践

徐州二中   崔文华

一、           反思的内涵和意义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本指思维,即反思性思维。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杜威(J. Dewey)在1933年的著作《How We Think》中最早对反思进行了描述,最早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课程改革的又一次进程中,反思是教师适应时代、投身变革、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

教师发展的过程是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其涵义在于教师行为的改变,这种变化来自教师的内心,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即需要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

二、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 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三、反思的策略

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并形成职业活动中的反思习惯,是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自我提问策略与问题单。这一策略是指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反思者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单,不断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策略。问题单的设计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有关实践主体方面的内容。关于个体内差异的问题,如有关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关于个体间差异的问题,如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式方法上与他人的差异。第二,有关实践材料、实践任务方面的内容。具体指对活动的性质与活动要求的认知。第三,有关实践策略方面的内容。比如,进行某种实践活动总共可以有哪些方法策略,这些方法策略的优点与不足是什么,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境如何。

行为记录反思策略与反思教案。自我提问反思策略主要运用于实践活动之前,着重指向内部思维,行为记录反思策略贯穿于实践活动始终,而重在对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效果的反思。这一反思需要依托一定的反思材料,反思的结果也需要凝成一定的物化形式。因此,反思教案就成为行为记录反思策略的主要线索。反思教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教学设计反思表,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对象分析,学生预备材料的掌握情况和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2)教材分析,应删减、调换、补充哪些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3)教学顺序,包括环节设计、环节目标、使用材料、呈现方式与环节评价。(4)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5)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二是教学设计的详细案例,也就是平时的教案。实践表明,教师有意识地运用行为反思策略,可以提高职业反思意识,进而提高职业反思能力。

交流反思策略与反思札记。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在进行对话时,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又会激起深入的思考。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它需要群体的支持。教师个体通过语言,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小组的其他成员,在充分交流,相互诘问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可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不同的观念。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诉诸笔端,撰写成反思札记。

四、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有人提出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

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

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四、教学反思的实践

1阅读理解教学反思:笔者在指导学生做2008年北京英语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时,学生错误率较高。原题如下: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这是一篇有关文章篇章结构的习题,在教师总结完做题要点以后,学生们似乎明白了,可是再次操练同类习题时,正确率依然不高。怎样才能做到这类题型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呢?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意识到只靠教师讲解文章结构是不能达到学生掌握的要求,一定要让学生把握一定的词句的语义和用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于是,笔者就把学生划分为四人小组,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文章每一段的中心句和过渡词,让学生划出第一段中心句:We are paying for products that harm us psychologically and physically. 第二段中心句:Diet products significantly weaken us psychologically. 第三段中心句:The danger of diet products lies not only in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they have on us, but also in the physical harm that they cause. 第四段中心句:Now that we are aware of the effects that diet products have on us, it is time to seriously think about buying them.指导学生总结出每段中心句的位置在段前或段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全文是按照总--总的顺序构思的。学生们讨论出过渡词有:On one level, On another level…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推断出文章的结构,做题的正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教学实践使我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参与,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理论。这次教学反思使我受益匪浅。

2.语法教学的反思:语法教学一贯是英语教学中比较单调枯燥的部分,学生们在上语法课的时候往往提不起精神,教学效果较差。笔者在教动名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时,反思了以往教学气氛沉闷的原因是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所用例句有些远离学生的生活,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查阅了一些教学方法的书籍以后,笔者决定用任务型教学法与归纳法来讲授这节课。首先在课堂内容开始时采用了图片导入法。给学生呈现了四幅图片,分别是刘翔跨栏;郭晶晶在跳水;周杰伦在演唱以及成龙在打中国功夫。学生们在看到这四幅图后,立刻来了兴致,在下面议论纷纷。笔者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造句。学生们七嘴八舌地造了如下的句子。

Liu Xiang is good at hurdling.

It is easy for Guojinjin to dive from the diving tower.

Jay Chou is famous for  singing pop music.

Jacky Chen is famous for acting Chinese Kongfu. all over the world.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变化。

Hurdling is his favorite sport.

Diving from the diving tower is easy for Guojinjin.

Singing pop music makes him famous.

Acting Chinese Kongfu makes him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在笔者在黑板上列出这四句话以后,让学生比较这四句话的共同之处,并划分句子成分。学生们发现了这几句话的主语都是由动词的ing形式充当的,并归纳出动词的ing形式充当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笔者用同样的方法又教了动词的ing形式充当宾语的用法。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了动词的ing 形式主语和宾语的基本形式、基本用法以及所表达的意义;同时,这一方法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法学习策略,使原来的讲解传授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体会和感受,语法教学课堂活跃起来,拉近了英语与生活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有这些都与笔者的深入思考,仔细琢磨,积极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教后知不足,每一堂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进行认真的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突发问题处理是否恰当,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教学手段运用的是否充分恰当,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还有什么困惑等。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在实践运用中研究、总结、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读——思——用”这一螺旋式的循环过程的各环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使自己的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教育随笔:一次作文训练感悟

徐州二中   崔文华

今天英语课上进行了一次测验,批改完学生的写作部分试卷,我分析了一下,感悟很多。

写作要求如下:

假设你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张华,班里从外地转来一名同学李明,他一时无法融入新的班集体中,感到很苦恼。请根据下列要点用英语给他写封信:

l      帮他分析原因

l      给他提出建议

l      陈述你帮助他的具体打算

注意:词数120~150

Dear Li M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regards

                                                                                                                           Zhang Hua

在学生的试卷中普遍有如下问题:

1.    审题不清,要点把握不准。本文是书信的体裁,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因此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及提建议的语气。有一些学生的作文中只是一味的批评,没有很好地把握礼貌的社交原则,情态动词用不准确。例如:

You should be friendly and talk to others first.

You mustn’t keep yourself away from your new classmates.

You need to join them in the after-class activities.

   同等地位的人提建议,应用以下句型,效果会更好。

   You’d better…

   I suggest/advice you should…

   Why not/don’t you…?

   If I were you, I would…

   I think that you may…

本文的写作要点共有三个:① 帮助张华分析不能融入新集体的原因;②提出合理的建议;③帮助他的具体打算。有些学生漏掉要点,或者没有分析原因,或者没有写建议或打算。而漏掉要点通常在评分中会被降低一个档次,即3-5分。

2.    文章结构层次不分明。一篇完整的文章一般分为3-4段,有的学生把整篇文章写为一大段,使文章显得段落不清、层次不明,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3.    时态应用不准确。本文主要谈论张华的现阶段情况和一些建议以及今后的打算,应以一般现在时和将来时为主。

4.      句式单一,词汇单调贫乏。如:I am glad to write the letter to you. You are worried and unhappy. I may help you. I hope you will be happy.此类作文最多只能得到及格分。

5.      语法错误较多。在单词方面,adoptadapt 混淆,在表达我希望你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时,错用为adopt to 这一词组,还有一些学生把advice居然视为可数名词,在后面加s; 在词语误用方面,有些学生混淆close closed 同作为形容词时的区别,把结交亲密的朋友写为:make closed friends.汉语式的表达方式也很常见如:The reason is because…

6.      行文不连贯,过渡不自然。没有很好地使用一些表示过渡的连接词。

7.      卷面不整洁,乱涂乱画,字母间的距离和单词间的距离忽大忽小,文章过长或过短。

反思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会学生审题,把握文章的要点。平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训练。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它使某类语篇具有大体相同的图式结构,而这种图式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某一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交际目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使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训练学生把握住要点,根据提示,列出提纲,并以此连词成句,构成完整的段落。

2.      培养段落层次感。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练习分段分层,归纳段落大意。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在列提纲时把段落分好,明确每一段的大意。

3.      练习写句子,并尽可能地使用较为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句式。

如:1. He got up at 6 o’clock. 可以改写为:

  He didn’t get up until6 oclock.

  It was not until 6 o’clock that he got up.

  Not until 6 o’clock did he get up.

2. Beijing is so beautiful that many people come here

Beijing is so beautiful that many people come here every year.

Beijing is so beautiful that thousands of people come here every year.

 Beijing is so beautiful that thousands of people come here every year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Beijing is so beautiful that thousands of people, no matter young or old, men or women, come here every year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4.    对于过渡词和过渡句进行归纳整理。

5. 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字母要圆润、大小要一致,字母间的距离和单词间的距离要尽量保持均等。合理安排版面,全文要占到页面的4/5左右,但也不要太多或太少,否则会给人以冗长或字数不足的感觉。并且要注意全文上下、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空隙,不要写到一行的尽头。可以记住以下口诀:上留天,下留地,两端留足页边距。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徐州二中   邵华

发表于《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31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在我国,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学生构建的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教师指导和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积极有效的合作,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动性,并且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如何分组:

首先,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六人为一个小组,采用拼桌围坐的形式。小组成员的构成由他们的英语学科的学习情况而定。小组中每个学生各有所长,有的听力失分较少,有的擅长英语口语交流,有的能够写一手好的英语文章,还有的对于文章的阅读及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策略。这样的搭配分组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这样搭配分组的形式对与组和组之间的竞争创设了更加公平的宽松环境。

其次,选好每个小组的组长,明确组长职责,并合理安排其他小组成员的分工。作为组长,他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工作魄力,能够积极有效地组织组内的交流与合作,指派本组成员展示学习成果,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检查收发组员的学案和作业,协调组员之间的不同意见。小组成员则根据自己的所长,负责英语学科中学习材料的收集,整理,总结等程序,做到人人参与合作,人人有所收获。

最后,适时进行组间调整。随着学习任务的不同、活动安排的不同,原有的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以临时拆散,采用学生随机组合,有时也可以是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新的小组互助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小组的机动性,而且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学习如何与拥有不同学习经历和能力的新搭档进行合作,也预防了“小集团”的形成。例如,在进行Mould5Unit3ReadingScience and Nature”的学习时,我让学生根据他们对于克隆动物及人类胚胎的支持与反对意见,以及支持反对的原因随机组合,并以此进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堂课既生动又有实效,同学们在新的小组中同样达到了有效互助合作的良好效果。

三、小组合作如何促进高效学习

1、注重教师全程参与,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在备课环节要选择精当的合作探究主题。教师要用心设计出合作探究的主题、目标、要求、时间、方式以及反馈形式等关键环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在讲解教学重难点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各层次的学生充分地进行讨论或者辩论,讲述汇总他们的讨论成果,这样做能使得很多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在讲解学生有质疑或者意见不统一的问题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对于产生的问题有新的认知,同时发展了他们的多向思维和求异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小组合作不只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教师还要负担起点拨和管理的职责,保障小组合作时的纪律和秩序,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2、合作得法,形式多样

我认为要使合作得法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规则明确,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参与均衡。每个小组都要制定一定的规则,有明确的分工、严明的纪律、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关于独立思考,这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学习的有效途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的重要方法;参与均衡是要保证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设置有梯度的任务,我认为是调动学生参与均衡的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小组合作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尝试演唱英文歌曲,猜谜语,表演话剧,排练电影对白,小品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小组合作如何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及时、客观的评价,评价一定要坚持自评、互评和综合评定相结合。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设立多种奖项。除了常规的给予加分扣分外,设立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和增强小组之间竞争力的一些奖项,尤为重要。例如互助合作奖、进步优胜奖、英语最佳演讲和辩手奖等。“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样做使小组合作中的每一个成员更有干劲和目标,组间的竞争更加常态化和健康化。

总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尽其所能,结合本学科特点,科学、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总结,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巩固教学成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徐州二中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从教5年来,常见过这种类型的课,教师只是按自己备的教案一味地讲下去,直到讲完,至于学生是否听懂,听懂多少,对学生有什么用,学生是怎么想的,有什么不同意见,教师根本不清楚,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等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有层次、有序列,由教学双方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和相互关联作用的动态心理过程,师生双方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思想品质是教学过程中变化发展的动态因素。这种动态因素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觉、能动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因为教学质量是由师生合力创造的,当师生关系处于和谐协调状态时相互支持步调一致,容易形成合力,教育质量往往较高,反之,师生关系处于紧张,学生对教师不信任,不愿接受其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础,源泉。老师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老师对于孩子们的奉献是要无私的。同时我们又要是博爱的,我们不能只将我们的爱给成绩好的学生,而是应该广洒阳光,将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位学生。一个没有私心,偏心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最高。

其次,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并注意改正,放弃家长作风,不能随便对学生发号施令。放下架子,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先作他们的忠实听众,再慢慢地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从而使得学生信任和愿意接近。

3          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和教学双重魅力。

老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老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是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形象当然是年轻漂亮,有亲和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漂亮是一种美,但这毕竟是不可能人人拥有的。作为一名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另外,老师上课时所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面貌,教学状态也直接影响到这堂课的成败。活泼幽默生动的一节课将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理,从而对老师的尊敬将更深一层。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的好课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扎实基本功,在课前准备好上课的素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设情入境。自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调动,由此这一节课的效率相对而言也就会较高。

5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英语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促使他们去追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使学生心悦诚服的向教师学习。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态度蛮横,学生就会害怕教师或讨厌教师,也就不会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也不可能学好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每一次精彩的回答和进步都要给予及时地赞赏甚至是欣赏,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和被别人认同的快乐。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和探究。对于回答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无论在老师的眼中何等的简单,都要先给予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态度,然后纠正。让学生敢于暴露自身存在的一些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并告知他们犯的错误越多,改正的机会就越多,犯错误本来就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其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 

四、 创造良好英语环境,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的民族和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训练学生说话。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融会贯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要选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使学生在话题中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这样既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创造性地应用了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启发式教学,话题提出来,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把什么都讲完,应留有余地,也不一定有问必答,给学生一些启示,激励他们课堂外的自学。课外,师生之间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见面时道一声“Good morning分手时说一声“ Good bye 老师通过请同学“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 ” 来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通过英语交流来了解和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如:“Do you like my English classes?”” If you were a teacher, how could you teach your students?” 有时,我们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出英语墙报,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甚至举行英语晚会,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同时,老师要经常教育学生学好外语的关键在于多实践,鼓励学生勇于开口。老师的作用是创造一种使学生能够自由会话的环境和气氛。  
    
总之,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注意到至一点并且合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实现教书育人双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