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教科室 >> 论文园地 >> 正文
论文园地

学讲计划教学心得

2015年04月16日 10:51 佚名 点击:[]

周婷

 

学讲计划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对老师也是全新的挑战。

上一学年我带的也是高三毕业班,没有实施学讲教学,所以对这一新的授课形式比较陌生。今年继续带高三,学校也要求高三按照学讲方式来教学。本来连续两轮高三,应该是对教学很熟悉、很顺手的,但是现在我面前有许多的困惑。

尽管自己还不太适应这种方式,仍然在摸索中前进,但是也在尽量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并尽可能在学讲方式教学的框架下,学习新的事物,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下尽量发挥学讲的优势。

学讲方式教学由于更多的强调学生参与,那么我认为可以和数学课的板演结合起来。现在高三数学复习期间,数学课堂上主要是做题讲题。首先,我提前两天布置好下节课的任务,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课前完成课上要讲评的题目。其次,上课前一天收上来全批全改,并进行正答率统计。通过正答率的统计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并掌握学生对题目完成的问题所在。最后,在课上,错题10人以上的(我所带的班级人数为51人和49人),视为普遍性问题,安排学生课前板演,上课的时候板演的学生上台讲解,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提升。错题10人以内的,视为非普遍问题,学生中大部分能够掌握,那么少数做错的就由小组讨论解决。

学生讲题的过程,也体现了学生对这个题目的掌握程度。我要求学生不要直接念过程,而是讲题眼,讲思路,讲易错点,讲同学们的困惑点。学生从学生的思维习惯着眼,往往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如果能把思路脉络讲清楚,那么相信这个学生是真的掌握了这道题,甚至这个题型。同时,学生板演的时候也会体现出许多格式细节和思路上的错误,老师直接讲的时候,往往完全意识不到这些问题,那么学生板演和学生讲解就更有利于展现问题再纠正问题,这种方式给学生更直接的刺激。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学讲方式教学还是有其好处的。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前板演,顺利的话一节课多数能讲6个题到7个题,老师自己讲自己板演,通常只能讲56个题。常讲题的同学,在思路和表达上确实有进步。

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是我所困惑的,写出来请大家指点:

1大多数学生的表达和讲解能力不够,一方面是缺乏锻炼,一方面是能力不足。我所带的次重点班学讲执行的明显比普通班顺利,因为普通班的学生几乎没有几个人讲题能把话说连贯,说得有逻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讲题就变成了浪费大家的时间。下面想听的学生觉得课堂效率低,觉得自己听了半天结果是错的,学习情绪就很受影响。不想听的就趁机看热闹,无法静下心学习。

2课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相应的结构和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我尽量努力去运用学讲的方式教学,但是很多牵涉严谨的数学逻辑推导和大量的演算练习等的课时,我觉得很难采用学讲方式。

3学讲方式对于班级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是难有助益的,课堂变成了陪读和教后进生,对他们的精力和时间造成了浪费。学习能力较弱和学习动力不足的同学,又往往趁讨论开小差,乱起哄,说闲话,也没有能真正投入学习。

4小组围坐的方式,许多学生背对黑板,大多数学生侧面对黑板,往往要拧着身子听课记笔记。对青春期骨骼肌肉尚未发育完全的学生来说,长此以往,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作为教育者我不能不为此担心。另外,围坐的时候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和说话,学生中也多有反映,尤其是想认真学习的孩子,对此尤其有意见。

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和想到的,请领导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和不吝赐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