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一四班的张迪。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发愤图强,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在昨天,我们度过了“九一八事变”的八十周年纪念。1931年9月18日,我们开始了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屈辱历史。我们牢记这段历史,把它深埋于自己的心灵深处,以此激励自己发奋图强,坚持不懈。历史不能再重演,也决不会重演!而这要靠我们今天的拼搏。
“当青春成长为一棵迷人的风景树时,我们拥有了一个富于幻想的季节:白云,蓝天,鲜花,芳草。”一切都是那么浪漫,那么潇洒。我们渴望自由,向往纯真,追求理想的金色年华,扯起无边的话音和着飘渺的梦幻,悠悠地把欢乐布满晴空,永远陶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这样一首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人的一生中究竟什么事才能算是大事呢?一个边防连队发生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是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某边防连队一名排长的父亲——一位老共产党员因病去世了。临终前他多么想看儿子最后一眼啊!但他没有让家人通知连队,因为他了解边防连队每到节假日任务都非常重,他知道他的儿子此时此刻一定正在和战士一起巡逻站岗。一遍遍地喊着儿子的名字,这位老父亲离开了人世。他留给儿子的只有一封信,信中写道:“孩子,记住,你可以不是父亲的好儿子,也可以不是妻子的好丈夫,还可以不是儿子的好父亲,但你必须是边防哨所的一个好兵!”跪倒在国界碑边,排长哭着读完了父亲的遗言,在泪光中他明白了,父亲告诉他的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把真心献给祖国,我们会尽一份赤子之情;把智慧献给祖国,我们会和成功携手而行;把青春献给祖国,我们会获得生命的永恒!
要看一个国家的明天将如何,其实最该看的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我们的明天取决于今天这里的每一位。此时此刻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
他们有的成天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厅,成了那一个个虚拟世界中的人;有的整天游手好闲,甚至吸毒,成了社会的危害。这样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一点则是共同的:他们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因为没有理想,不知道为何要努力和上进;因为不努力和上进,他们走向了沉沦。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理想是成材者的点金石,使我们向着辉煌大步前进;理想是希望的驱动者,不断驱使我们朝着胜利奔去。
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我的发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