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德育处 >> 责任教育 >> 正文
责任教育

施儒雅教育 育儒雅新人——徐州市第二中学特色建设报告(一)

2014年09月01日 10:46 佚名 点击:[]

一、儒雅教育的内涵

儒雅一词语出《<>序》: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儒雅一词的解释是学问精湛,气质雍容。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一种厚积而薄发的智慧的光芒。儒雅,是那种饱读诗书,自内而外渗透出的一种内敛的气质与风度。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赏。

儒雅教育旨在通过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之成为内涵博雅、外表优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新人。 我校的儒雅教育,是通过庙学一体的校园环境、弘扬儒学的校本课程、文明中国礼的仪式与活动,构建出一整套具有儒雅特色的育人体系,使师生树立正确的儒雅价值观,养成举止文雅的行为习惯,形成爱学博学的读书氛围,从而使学校处处散发出读书向学的儒雅正气。

二、儒雅教育的提出

我校儒雅教育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要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藉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人,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知识结构方面的一个缺陷,也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大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大有渐行渐远的趋势。今天,不论是个人修养还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割断历史,抛弃传统文化,无异于离开我们脚下的黄土地。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实施儒雅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传承悠久办学历史的必然选择。学校办学历史始于徐州府学宫,至今已在原址连续办学645年。徐州府学宫始建于宋代,毁于元末兵灾。明朝建元后,为振兴文教,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它是明、清时期徐州的最高学府。六百多年里,朝代更替,世事沧桑,历代当权者深知人才之兴衰,视乎学校之隆替,多次拨款修复,一些名宦贤达也都捐资相济。巍巍府学,才得以延续。虽然徐州沦陷和文革时期有短暂停学,但始终没有影响府学宫兴学育才办学之路的延续。悠久的办学历史,赋予今天的二中人以神圣的使命。儒雅教育的特色,是我校承先贤遗泽,为后学奠基的必然选择。

第三,追求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党和国家都强调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之新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学校只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进一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悠久办学历史的传承和现代教育理念对于人的素养要求,经过反复论证,我们认为,实施儒雅教育是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此,多年来,学校探索出了一整套以道德的力量健全人格、以文化的力量滋润心灵的儒雅教育体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