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市委:
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和彰显我省中学共青团的工作特色,进一步履行好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实现引导广大中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现就全省中学共青团构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构建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意义
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是中学共青团组织按照“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的要求,以“青春燎原计划”为统揽,围绕履行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结合中学生特点和中学教育教学规律,通过组织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使中学生在进行社会观察、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过程中,树立理想信念,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以实现团的思想引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切实加强中学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有效途径。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重要时期。构建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有助于引导广大中学生在实践中看到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逐步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助于中学生在了解社会、学习社会中明确社会责任,逐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逐步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中学共青团组织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面向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形成理想信念,养成良好品德,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
二、构建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创设实践育人载体,系统构建团队一体化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注重工作的普遍性、时代性、针对性,引导中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锤炼意志品格,增强法制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3)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达、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合作等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构建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需求和中学的育人目标,中学团组织要着重从生活体验、社会认知、道德养成、素质拓展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实践育人的内容体系。
生存体验实践。中学团组织实践育人的首要内容是锤炼学生生存的本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必须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化技能。通过开展生活体验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生命意义,正确认识自我,学会面对挫折,懂得感恩回报。增强安全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心理素质,掌握生存技能。
社会认知实践。中学团组织要锻炼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和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认知实践,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体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认识基础。
道德养成实践。通过开展道德养成实践活动,创设教育情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接触基层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个人和团队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人、对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价值向社会价值的升华。
素质拓展实践。围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展需求,通过开展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兴趣和优势,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增强综合素质。
(二)工作重点
中学团组织要围绕实践育人工作内容,创新和丰富工作载体,切实增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成效。
要广泛开展“生命的奥秘我也知”、“阳光心理伴我成长”、“防震防灾知识周”、“食物安全连着你我他”、“科学锻炼最重要”等关于健康生存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青春期特点,通过同伴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面对挫折,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生存实践活动中,学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感受团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要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组织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敬老助残、环保宣传、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中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引导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要广泛开展“告别金色童年,唱响青春梦想”、“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等成人主题教育活动和道德养成实践活动,围绕“长大成人”这一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公民意识,引导学生担当社会责任,养成美好品德。精心组织离队仪式、入团仪式,组织学生参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增强集体意识。注重从同学、老师、校友等身边人物中选树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开展“我的青春故事”成长故事会、“我身边的好青(少)年”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内在动力。
要积极开展素质拓展和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兴趣和优势,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努力营造、大力传播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社团节等活动,逐步建立由学生自编、自制、自播节目的校园电视台和广播台,搭建学生展示风采、拓展素质的实践平台。依托组织生活、团队游戏、情景模拟等载体,增加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技能。开展科技竞赛、创意评选、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对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领导和评估
各级地方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所属中学的实践育人工作,要把实践育人工作作为加强中学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源投入。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研究,通过定期举办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会和中学团干部培训班等,为基层实践育人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指导、项目支持和政策保障。
各中学团委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团组织主导、相关部门参与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机构和具体的工作班子,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要按照分类引导以及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设计细化各校团组织实践育人工作的落实方案,强化对中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推动团的实践内容课程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团的实践活动向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各市、县(区)团委要结合本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实践,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开展中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督查,要详细考查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工作方案、组织落实、经费保障、人员配备、活动场地、工作成效等,考核结果将作为评价中学团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共青团江苏省委
2012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