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团委 >> 学生会 >> 正文
学生会

安静校园

2013年10月21日 15:15 佚名 点击:[]

 安静是修养。

   公共场所是公众活动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独占,而应自觉维护该场所的秩序,遵守必须的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活动的人,不能让自己的言行给他人带来不便,或者造成不良的刺激,心中必然要装着他人,做到自我收敛,自我约束,这就是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修养是一个人文化的体现,是一种可以改变的气质,良好的修养也可以使你更好的赢得他人的尊重。。

   安静是文化。

   文化可以引领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到一个非常干净的场所,当你在地上留下了脚印时,便会立即有人过来将其擦掉,这时,你会因你的不小心破坏了环境而心生愧疚。到了一个非常安静的场所,当你制造出一些噪音并且大家都停下自己的活动看你时,你会感觉到无地自容,然后自觉融入到这安静的氛围之中。一座楼房如果有一扇门窗的玻璃被打破而没能及时修补,很快就会有更多玻璃被打破。这就是破窗理论。为什么许多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而不知耻,那是一种从众心理。他们觉得已经有人打破了窗子,再有人打破那也不是什么大的错误了。正因如此,所以才没能养成自觉保持公共场所安静的良好品德。学校狠抓安静校园的治理,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是简单的落实制度,保障秩序,而是全力修补打破的窗子,恢复系统的良好状态,更是为了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文明水平,从而更好的使同学们有一个正面、积极的学习环境。

   安静是形象。

   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程度比较高,所有公共场所都是比较安静的,对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游客的喧哗吵闹感到非常诧异。如果是黄皮肤、黑头发的游客,就一定认为是中国人,其潜台词就是:中国游客太吵,文明古国来的人,文明程度并不高。这就是形象。

所以,我衷心的希望,站在我面前的你,从今天起,能收回踹向教室门的脚,伸出你的手轻轻的开关;与我共同进餐的你,从今天起,能收敛狂放的谈笑,做到“饭不语”;与我同桌同室的你,从今天起,能努力吞下你那句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聆听教诲,安静自习;与我擦肩而过的你,从今天起,能痛改出口成脏的恶习,给陌生人的心田也拂过一缕最轻柔的微风。让安静成为每一位同学的修养,就这样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