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二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
第十二周工作日程 |
|
|
|
|
|
|
|
|
5月5日星期一 |
7:40在室内举行升旗仪式 |
(德育处) |
|
|
第九节课各班班会,(请各年级组依据当前情况确定班会主题) |
(德育处) |
5月7日星期三 |
第八节课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
(校长室) |
|
|
周三至周五高三三质检 |
|
5月8日星期四 |
第八节课工会活动 |
(工 会) |
|
|
第八节课各班期中质量分析会地点:初三多媒体(2)、高一多媒体(3)高二多媒体(4),分校:分校会议室 |
|
5月9日星期五 |
第八节课工会活动 |
(工 会) |
|
|
第八节课在阶梯教室召开高二新老百强会 |
|
|
|
第九节课各班卫生扫除 |
(德育处) |
|
|
18:00教育局中考招生政策宣讲在阶梯教室举行 |
|
备注: |
1、高二达标课课题上报周三前完成 |
|
|
|
2、周二、周四八九节课部分教研组活动 |
|
|
|
3、本周内各年级完成班级协调会 |
|
累计事假 |
李芮2小时30分钟、万众2小时20分钟、石慧3小时40分钟、史岩1小时5分钟 白露1小时、冯瑶周55分钟、朱晓林2小时5分钟、朱淑颖1小时55分钟 姜源40分钟、刘斌25分钟、钱传波20分钟、胡艳之15分钟、秦肖1小时58分钟 李梅10分钟、李景40分钟、王宁25分钟、沈兴伟25分钟、李益群20分钟 吴丽20分钟、赵秦乙20分钟、张泓媛15分钟、陆文燕3小时、潘楠楠2小时5分钟黄芳45分钟、刘春侠20分钟、徐翎1小时40分钟、拾景爱40分钟、李伟50分钟 |
病事假: |
刘阳2天(事)、钟继慧1天、王春华半天、王美侠3.5天 |
迟到: |
张祥 |
|
产假: |
张瀛、魏静、张瑾 |
|
|
汇 报 课 |
|
|
时间 |
节次 |
上课教师 |
学科 |
年级 |
上课地点 |
|
|
星期一 |
第八节 |
孙骊 |
语文 |
高一 |
多媒体3 |
|
|
星期二 |
第七节 |
董慧萱 |
生物 |
高一 |
多媒体2 |
|
|
星期三 |
第六节 |
柳絮 |
英语 |
高一 |
多媒体2 |
|
|
星期四 |
第六节 |
崔静 |
语文 |
高三 |
多媒体2 |
|
|
|
|
|
|
|
|
|
|
教研活动 |
|
活动时间 |
组别 |
活动内容 |
活动地点 |
需要课时 |
联系人 |
|
周二 第八节 |
语文组 |
杜郎口模式的得与失之探讨 |
英语小教室7 |
1课时 |
程庆园 |
|
历史组 |
学习《杜郎口现象解读》 |
英语小教室8 |
2课时 |
张德志 |
|
〖附〗《杜郎口现象解读》第二专题:杜郎口中学教改的价值意义 |
|
思考题:1.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特点、意义、价值 |
|
2.对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性认识 |
|
教研活动 |
|
活动时间 |
组别 |
活动内容 |
活动地点 |
需要课时 |
联系人 |
|
周二 |
数学组 |
评课,教学录像观摩 |
英语小教室5 |
8、9节 |
王运思 |
|
地理组 |
①学习《杜郎口现象解读》(专题四),②研讨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
英语小教室4 |
8、9节 |
李卫国 |
|
物理组 |
①学习《杜郎口现象解读》(专题三),②研讨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
英语小教室6 |
8、9节 |
孙统柏 |
|
体育组 |
选项教学研讨 |
体育组 |
2节 |
付国 |
|
周四 |
化学组 |
①学习《杜郎口现象解读》(专题四),②研讨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
英语小教室2 |
8、9节 |
梁光 |
|
语文组 |
评课 |
英语小教室7 |
8节 |
程庆园 |
|
|
|
|
|
|
|
|
|
附:学习《杜郎口现象解读》(专题四): |
|
|
一、本部分一组文章谈及哪些方面的感受?对这些感受你是否认同?有何不同见解? |
|
二、对《现象解读》的课堂实录加以点评。 |
|
|
|
|
三、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做一本学科教学设计。 |
|
|
|
|
|
主题班会 |
|
|
时间 |
内容 |
班级 |
|
|
5月6日周二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初二(3)班 |
|
|
5月8日周四 |
班集体——我们共同的家 |
初一(2)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