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讲计划 >> 学讲实践成果 >> 正文
学讲实践成果

《乙醇》教学设计

2015年04月21日 15:12 教科室 点击:[]

(苏教版化学  必修2

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  李蓉

一、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醇的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等性质及主要用途”,“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教材中将《乙醇》安排在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和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见乙醇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和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从多角度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学习乙醇的组成和性质,了解乙醇的结构特点,以及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实验”、“比较”的科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迁移、自主建构、自我反思的学习方法,不仅能理解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初步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学生分析

已有知识: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存在不足: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与生活联系不够密切;还缺少“有机物的官能团决定主要性质”的意识。

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始终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在类比分析中,深化学生对乙醇组成、结构、性质的理解;在迁移运用中,学会用“官能团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学习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查找“缺陷”,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醇的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等性质及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提高类比分析、知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浓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关系,科学对生活改变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的价值观。

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体会探究过程是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形成实验观。

3)在小组协作、反思建构的过程中,养成积极参与、互相协作的精神,增强主动表达和展示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本节课难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上述两点相比较而言,让学生掌握结构和化学性质的表现并不难,反复强化训练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但关键是如何学生明白反应的简单机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课程标准》在必修2教学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本节课在设计时,通过迁移学生生活已有的经验,强化简约实验表征,结合之前烃的知识的学习,深化“官能团决定主要性质”等方法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路。

四、教学流程图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体会乙醇的奇妙性质

体会乙醇在日常饮食中的作用

实验:乙醇的物理性质

体会物理性质的表现和应用

在实验中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建构

    拓展:交警查酒驾的原理

通过比较、推理学会迁移和创新

 

归纳总结

加强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

拓展: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和与金属钠

五、教学过程

 

知识

发展线

认知

发展线

情境(问题)

设计线

活动设计线

设计意图

感知乙醇的物理性质。

认识到乙醇的物理性质在生活和生产的应用。

从趣味实验“魔棒生火”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体会感受

 

从趣味实验入手,引入乙醇的应用,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乙醇性质的兴趣。

 

结合已有知识设计探究实验探究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

交流讨论:如何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通过具体实验设计和操作,提高学生的感受度,让学生感受到乙醇的物理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

根据已有知识回顾乙醇的分子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回顾旧知识,结合新知识,书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1、引导学生回忆同分异构体和乙烯水化的内容。

  2、引领学生结合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产生学习的需求。

 

了解乙醇的结构简式以及官能团

乙醇官能团的名称、读法和写法。

体会感受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

了解乙醇的可燃性

趣味实验使用的酒精灯。

乙醇汽油的使用。

学生探究实验,并记录;

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推导和归纳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小组的合作探究的意识。

 

乙醇的催化氧化

人体内乙醇的氧化过程。

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金属钠的保存。

知识拓展,交警检查酒驾。

知道乙醇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了解交警检查酒驾的原理。

 

 

体会感受,明确乙醇的还原性的表现。并可以解释趣味实验的原因。

 

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迁移,知道乙醇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老师演示实验,验证交警查酒驾的原理。

归纳乙醇的应用。

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总结乙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巩固加强对乙醇应用的了解。

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巩固加强学生对乙醇的认识。

 

当堂检测

快速读题、分析题、短时间解答问题

训练学生解题的能力,巩固学生对乙醇性质的掌握。

总结

体会乙醇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心中的乙醇。

体会感受

总结自己本节课目标的完成情况,找出不足,课后进行弥补。

 

六、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为《乙醇》新授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的结构特征。通过乙醇结构的学习,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消去反应)。通过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学习,加深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机理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要提高学生分析复杂有机物结构的能力,以及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有机物性质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乙醇的结构研究乙醇的性质,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培养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为了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开始引入了两个小实验,一个是将无水酒精放在小喷壶中,对着燃着的酒精灯喷,这时学生还不知道喷壶中的液体是什么,所以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更大的火焰;然后又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粉末,然后还用之前的小喷壶对着玻璃棒喷,竟然也有火焰。我说“有火喷火不算什么,没火也能喷出火,是不是很神奇?我们今天就来见识一下喷壶中的这种神奇的物质。”顺其自然就引入了乙醇的物理性质。

    这部分导入的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同学们对乙醇的学习充满了积极性,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是我很满意的部分。

    中间关于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钠的反应的探究实验,我都设计为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利用无水乙醇、医用碘酒棉球、蒸馏水、金属钠、螺旋状铜丝、酒精灯、火柴、玻璃片、小刀、滤纸、镊子等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完成的效果很不错,而且自己亲手完成,不管是实验操作、现象还是结论,学生们的记忆也更深刻。

最后在“资料卡”中提及的关于酒驾的测试,有一个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处理的硅胶检验乙醇的方法,颜色从橙红色变成墨绿色,现象非常明显。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改良实验,就是配好浓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均匀滴在一片脱脂棉花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橙红色,然后用镊子夹住脱脂棉,再用之前的喷壶向棉花上喷无水酒精,很快颜色就变成了墨绿色。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得到了直观的感受,效果非常好。

总而言之,这节课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课,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学生充分体会了在实验中学习化学的乐趣和收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