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典型教案 >> 正文
典型教案

陈情表--学科主页--徐州

2012年03月19日 16:42 佚名 点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2、鉴赏本文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讲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文字间流露的真挚深厚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2.鉴赏本文的陈情技巧和语言;体会李密的情感。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

二、背景简介 (详见《学案》26页)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李密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以学问文章著名于当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三、解题: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又所奏何事呢?思考:

1)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陈情?

“欲奉昭奔驰、、、实为狼狈。”

2)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的陈情想达到什么目的?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保存余年

四、整体感知,掌握文言知识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共同纠正读错、易错的字音。

2、由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解释。小组成员间注意交流。

3、学生代表翻译,不足之处教师予以补充。

五.熟读全文并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文本探究

(一)第一节

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2.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而从自己的幼年写起?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

(二)第二节

但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李密接着又是怎样陈述的。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2.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3.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

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顿,待学生说出“晓之以理”后)“喻之以孝道之大义“。

4.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三)第三节

1.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

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2.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区区不能废远。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