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典型教案 >> 正文
典型教案

《森林与河流》

2012年05月03日 12:31 佚名 点击:[]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森 林 与 河 流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欣赏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纯净之美

2.学习本文通过丰富的想像,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抒发的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欣赏文中抒写的大自然的纯净之美。文中的诗情画意的领悟。

教学设想:

本文文字流畅易读,所以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精彩的描绘来欣赏文字绘出的图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刘禹锡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引领我们去领略秋日的美景,让我们欣赏庞培的散文《森林与河流》,感受作者笔下的秋日的诗情画意。

二、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一条河流及其旁边的森林,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节):写森林幽深广漠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第二部分(2-7节):写额尔齐斯河美丽动人的景色。

第三部分(8-9节):写由河流再返回森林,抒写对树木的生命礼赞。

三、品读

1、作者说他们在森林旁停车,“一路向着林中狂奔”,为什么?在林中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干净明澈的景象—嫩叶、齐膝深的草丛、树荫、阳光的枝柯繁花、簇拥向蓝天的树梢。。。。。。)

2、是什么再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大声呼喊着。。。一路跑去”?额尔齐斯河给作者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它的音、色各有怎样的特点?

(俄国十九世纪发风景画:画一般的安详和美丽。音、色都有各自的变化)

3、额尔齐斯河是丰富多变的,体现在哪里?

(树与河融为一体,相互映衬:静谧、幽蓝,四季同在)

4、由河流回到身后的树林,这里的树木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作者说“森林的存在是一种音乐般的精美”?文章最后一句说:“而树桠和树桠之间,也随风回荡起真实大地的《欢乐颂》、《冬之旅》、《春之祭》、或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是什么意思?

(只有从音乐、抽象乐理的角度,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树木的生命。它们的组合表明了宇宙对于创世之美、对世间万物生命的浩大礼赞。作者列举了一些乐曲的名称,让我们从森林联想到四季、欢乐和作者心中对自然和祖国的赞美之情。)

四、 自主探究

你认为文中对景物的描写,什么地方最精彩,找出来并说出你的理解。

五、 艺术手法

1、 浓浓的诗意:诗一般的语言,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感情。

2、丰富的想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思路开阔。

六、作业布置

1、找出文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的主观感受,品味这样表达的好处。

2、课外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和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附板书:

森林—河流—森林

 

干净明澈 —绚烂多变 —生命礼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