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课改信息 >> 正文
课改信息

解读新课标,做语文课改的先行者

2011年12月05日 09:12 admin 点击:[]

解读新课标,做语文课改的先行者

我市中小学的起始年级就要开始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为此,想和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就有关《语文课程标准》谈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

一、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现行语文大纲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作了补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首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再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程要同时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并不矛盾。当然,要实现两方面目标的高度结合,必须在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上、在实施上下大功夫,而首先是要形成一个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 关于“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们已习惯于“语文能力”这一提法,为什么课标又要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而“素养”则是指“平日的修养”或“经常修习培养”。“能力”重在“功用性”,而“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了的“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待内容。“语文能力”包含于其中。作这样的改动,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三、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发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忍气吞声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最忌的是设计成这样一个系统: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再加上一些例子和供操练用的习题,例子用来说明知识与原理,习题的操练是为了巩固知识和提高运用原理的能力。我们大概都见过这样的人,他们表达正确流畅、简洁生动,可能还妙趣横生,可能就是记不住“连动、兼语、借喻、借代”之类的术语,也不明白自己写的文章里用了些什么修辞格,出现了哪些类型的复句。我们也遇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对语文修辞和文章作法的知识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语言贫乏,文章干巴而不通畅——近些年来这样的学生恐怕还不在少数。培养理性的分析解释能力要在具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之后,在语感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合适。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