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课改信息 >> 正文
课改信息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2011年12月05日 09:12 admin 点击:[]
当前,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改革中出现了一些人们颇为关注的焦点,现梳理如下并试作解读,以就教于方家。 
   一、生活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相联系。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言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愿意接受的观点。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开掘,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只有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那么,学生的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课程标准所开列的课程资源,可以为之作一个很好的注脚: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

   二、综合

  指的是语文课程要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的提高。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互相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有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实践

  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开放

  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同学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教材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的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