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的反思
江西省信丰中学 吴彩霞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都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使得我们当今的高中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些“活”的试验课堂气氛中,往往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片面强调个性而忽视及时引导
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行为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课堂时间返还给学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强调得尤为重要。是的,每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与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与体验不尽相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之词,惟恐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任其学生高谈阔论,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说“我认为”,“我不同意”“我反对”等词语,经常可以听到来自学生的各种见解。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思路打开了,各种不同见解层出不穷,教师往往用“很好”等比较概括的词语总结学生的见解。一节课下来,几乎全是学生在说,教师呢,只是在不停地说“好”“很好”“不错”等类似的夸赞之词,有些教师将之视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就是教师的评价吗?是的,我们一贯提倡“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只能褒扬,而全然不顾其独到见解与独特体验是否科学、合乎情理。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有没有起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是否应该有学生自己的时间,让学生在潜心阅读中不断感悟,而并非仅仅在别人的感悟中感悟呢?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学生的价值取向呢?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缺席”,当发现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失偏差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充分发挥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适时地加以引导,既充分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
二、讲台做秀,失却自我
有的老师平时上课有颇多精彩之处,效果斐然,可当有人听课时,却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或许就是当有人听课时,就不再是给学生上课,而是在给听课的同行与领导“作秀”了。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多媒体教学等各种新课程理念提到的,都尽量用到,不管其实效如何,问题有没有探究的价值。教师的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听课者的评价上,往往教师在课堂上弄得措手不及。
情境教学、以读代讲、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值得倡导的语文教学方法,如何融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长时间共同寻求答案。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生成一种与众不同、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独立自我,只有教师的独立才能生成学生的独立,只有以独立的精神面对学生,才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话,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三、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忽视语文双基知识
自从去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四个省市试验以来,各地的新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教师讲的多还是少”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参照标准。而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清、沉闷的场面,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笑话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肯定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学生们在一节课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热热闹闹,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是我们仔细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有没有置疑问难?掌握了哪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否有所提高?
怎样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和教学风格,远离功利,远离浮躁,平心静气,求真务实,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究。
一位有名的语文教师说:“成功的语文教育,根本依赖与教育者丰富的内在涵养,深厚的人文底蕴,过硬的基本功,杰出的语文教师正是凭着这些,才深入到言语作品的内蕴,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才把语文课上得出神入化,令听者荡气回肠。假如没有这些东西垫底,做根基,所谓课型、方法不过是花拳秀腿。”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如同“金字塔”,基厚而塔尖。语文教师应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经史典籍,诸子百家,时代思潮,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天文地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身体力行,为生表率。只有教师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大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才能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能让学生感兴趣也算是好老师,有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起来。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的学生对语文存在着轻视或者不在乎的心理,不感兴趣,觉得语文枯燥无味,形同鸡肋是学生的普遍感觉。人们都说二十一世纪掌握了眼球就掌握了一切,从这个角度上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失败的了。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其实语文课本身是很有趣的。尤其是按新课标编排的课本都非常强调人文性。何谓人文?与人有关的皆可归结到这个范畴之列。高中阶段所有课程中,外延最大的也应该就是语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怎么可能是枯燥的呢?给学生这种感觉的原因也只能归结到教学和教师身上。
以往的应试教育使得语文教学被扭曲,死板的方法,生硬的要求都难免使人望而却步。课改之后我想教师应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形式,扩大课堂讲授知识的范围,甚至可以脱离教室,到任何可能的地方去上课,往往在特殊的情景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总之可以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有创造力地去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教学的新 “ 入口 ” ——突破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一篇课文如果你不按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学,那么就得打破常规,重新寻找教学的 “ 入口 ”” ,把文章的内容重新整合。整合之后,教学既有较大的涵盖性,又更加精炼简洁,节约大量时间,收到良好效果。无论语文还是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都是双方面共同作用的,除了教师的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也应该比以前表现地更加活跃。所以新课改后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问题,基本上全部由学生自己“自我教导”,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一个类似“主持人”的角色。但就我所在的这一类农村中学,想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这样的启发式教学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眼界比较狭窄,思维和想法都比较简单贫乏,语言表达能力更是难登大雅之堂,如果这样上课,四十五分钟怕是讨论不出什么所以然的。根据实际情况,我想不妨保留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改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带领着学生的像爬山一样一步步的最终发掘问题的答案。比如我在上《雷雨》时,开始问到周朴园是个怎样的人时,学生毫无迟疑的认为“坏人”,究竟坏在哪里,又很难有人能说的清楚,我只得用一些问题引导:周朴园在剧中是个什么身份的人?他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和梅侍萍之间发生过什么?和梅侍萍分开的这三十年他是怎么过来的?梅侍萍又是怎么过的?他在周家的那些举动说明了什么?他在见到鲁妈时态度有什么变化?这有说明了什么等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在周朴园心中梅侍萍与鲁妈的不同,结合周朴园对待鲁大海的手段和态度,真正透彻认识领悟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我想这实际上是将思路用问题的形式一点点标出来,解决了这些小问题也就是找到了探寻答案的路径,通过这样的引导慢慢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其将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感觉整理成有逻辑条理顺序的要点,进而组织语言,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虽然不是一步到位,但是这样引导对话式的教学也算是调动学生自己思考,基本上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而除了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这样的方式也算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吧。
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有新的理念,而新理念需借助于具体的手段来实施,给学生留出学习时间,留出创新的空间,是语文教学使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勃发的重要方式。愿每一个语文教师豆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深入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寻找教学的更好的新 “ 入口 ” , 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思维创作、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学习,让学生是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吧。那样,我们的教学也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