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数学教研 >> 课改信息 >> 正文
课改信息

浅谈数学课改应把握的关键

2008年10月15日 14:49 admin 点击:[]

来源:灵宝市朱阳镇周家河学区中心学校 作者:冯长生 时间:2008-06-23 点击: []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去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应该强调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智慧生成与发展的孵化器,而教师则是引领的关键,列宁早就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等,绝对不能改变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方向,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机智,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去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求知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和决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从而最终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 备课要深入,具有适合学生的创新意识。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讲授的效果,有直接的意义,在实际备课活动中,每一个步骤教师应掌握关键要领。 第一步 总体安排 落实两个关键,一是明确教学任务的性质;二是了解群体的基础情况,(如个人学风、班风、学习态度、习惯、水平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二步 阅读数学课本和《课标》 首先阅读数学课本了解内容,自读《课标》,明确所讲授课程的结构体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了解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 第三步 钻研教材 把握教材 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一样,也要做到精读与略读,第一个关键是掌握教材重点,找准难点,第二个关键是落实数学《课标》中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掌握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点学生能自主获得,哪些知识点能在合作中获得,哪些知识点需要教师启发引导进行点拨,掌握教材内在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思维逻辑关系,同时广泛阅读有关的数学参考书和资料,以优取舍教学要点,方法和案例、例题,也就是既用好教材,又走出教材。 第四步 编写学案 这是备课的具体过程,是教师深入具体组织教材的和教学活动的细致过程,也是教师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化和具体化,编写学案,促使教师深入细致地构思每一次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选用,重点、难点的确定,板书结构设计等,关键强调,问题的引出,过程分析,逻辑的推理和展开,学生自主、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难,如何引导点拨,通过哪些有代表性的例题训练巩固,引导归纳的知识要点应是什么。 第五步 教学法准备 关键是课堂的组织和设计,如什么时候引出问题,什么时候引导启发思考,什么时候互动及方式,板书、板图的位置及粉笔颜色选用,课件与板书结合的方式,课件与画面结合的时间与方式。 第六步 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前一天或是前一节,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再熟悉一遍,做好充分的心理和体力准备,做到书不离手,曲不离口,上课时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二、 上课要突出时代数学思想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他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再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课标》倡导的数学理念,我认为应抓住以下四个关键。 1、 以新课标为本,统领师生的数学教学行为。 《课标》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 以本为本,促进学生自主习惯的形成。 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以本为本,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找准知识点,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让学生落实循序渐进地获得新知。学生以本为本,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某一章节的学习内容,疏理教材中什么是自己已具备的知识经验,什么是新的知识点,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点有什么内在联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因此,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开展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尝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这个发现探究的过程中,为合作提供讨论的问题,师生共同以本为本,开展师生对话,实现合作,实现引导,画龙点睛,让学生最终“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成功获得兴趣,兴趣指导行为,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 以学生为本,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以学生为本,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是快速提高数学质量的途径。 2006年12月,史宁中教授在澳门演讲时提出: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修订版课标已把“四基”纳入了课程总目标,这种理念导向上的明显变化,直接触动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推动数学课改向纵深发展。《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现结合自己实际,简述教学中激活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循循善诱,鼓励参与。教给学生探究的策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诸多不成熟,教师对这些不成熟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进行多元化的评化,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探究热情都能被激活。 步步紧逼。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出示:试比较1/4和3/4、1/5和1/8、3/7和4/5的大小,先猜想结果,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一步接一步地诱导,让学生跟着问题走,正是这样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第一课时的训练中,只能解决1/4和3/4、1/5和1/8的两组分数的比较问题,得知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评价验证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而3/7和4/5这组数的比较,留下悬念,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解决,激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热情洋溢,为学生后面的通分做好了欲望的心理准备。 暴露问题。对于好多数学问题,我并不急着点拨,而是让学生演板展示,猜想中,让他们的错误行为暴露,然后分析错误原因,往往短短一两分钟学生就可以对问题了然于胸,从“错误走向正确”,这远比从“正确走向正确”来得扎实有效。 设置陷阱。对学生易犯的错误,引起学生注意,激活思维,例如:4比5少20%,也就是5比4多20%两种说法的结果一样。分析两个数学问题的本质区别,在于两个标准量不同,通过大量的变式训练,学生能吃一堑长一智,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认知,从表面的理解走向全面深刻的本质。 4、 以训练为本,真正培养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也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必须在教师有意识的基本功训练中才能获得,为有效地训练学生大面积具备“四基”能力,首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实践告诉我们不“学会数学”就无从谈起学习兴趣,更不可能会学数学。四则运算、解方程等基本功,不仅是进入数学殿堂的敲门砖,也是养成数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更是建立学习数学的前提,而这些基本功的形成离不开一定量的反复训练,这一点,数学教师乃至专家也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此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也是《新课标》实施中必须强调的一个关键。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切,要求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认真利用教材,反思教材,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才能在课改中创出辉煌!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