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英语教研 >> 论文赏析 >> 正文
论文赏析

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方面的研究

2013年09月01日 14:57 admin 点击:[]

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方面的研究

    英语语感(word sense)是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意识以及在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积累的语言经验。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候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是又说不清楚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把语言分割成几部分,即语言、词汇、句型和语法。因此学生获得的语言也就缺乏生命力,与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不能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渴望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热情和需要。久而久之,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同时由于每个个体之间毫无疑问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干预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呢?语感是否可以培养,教师应该采用哪些措施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又该如何运用语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学习?本文将论述语感的重要性,以及语感的培养。

一、         提高对语感以及它的重要性的认识。

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把语感看作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实际上,英语语感的形成就象我们学习母语,我们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从而形成对语言使用的判断,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对语言的感觉,同时也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的感觉,思维等个中心理活动的总和。因为思维等心理活动要通过语言这种媒介反映出来,所以应该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过程。因此,英语语感应该是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而积累起来的语言经验,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感官对于客观世界的了解,对于一切情感,情景和事实的识别和判断。语言经验的积累和在积累的过程中产生的对语言积极的感受、反应的语言意识就发展为语感。在英语学习中有不少的学生已经意识到语感的重要性,但往往还不能利用语感来指导和促进自己的学习,所以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英语学习的效率,就要培养语言意识和增强语言经验的积累,充分认识语感的重要性。

二、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的途径。

   如何来科学而且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就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来说,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无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理念都在发生一些喜人的变化;然而,无法否认的是目前的教学还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端:重视语法、词汇教学,学生熟记单词、语言点,熟记句子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对语言的整体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倾向于机械操练和记忆,脱离真实的语言环境;缺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关注与指导,缺乏对学生个体生命的重视和尊重,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针对英语教学的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以下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对一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     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范围之内。如洗衣房里我们可以这样说:(1Your suit needs dry cleaning. (2) How soon will your things be ready? (3) Press the button. 在体育场可以说:(1What a crowd! (2) Who is our top umpire? (3)

Count me in,my foot work is OK等句子。这种在真实语境中进行的交流,不仅可以加大语言的实践量,而且使课上课下融为一体,非常行之有效。

3.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纪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语言的积累应从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表达习惯的差异开始。正是由于汉英思维模式的不同,所以在句子表达时的时序和句序对应也不同,因此在汉英语句的表达时,就应根据各自的思维模式,尽量摆脱相互间的影响。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在了解汉英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英语要能不拘泥于汉语句子的结构,而应按照汉英各自的造句规律予以安排,从而学到地道的英文,同时中文也不受到英文的负影响。例如学界已经公认汉英的差别,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这句英文是条件从句,但用中文表达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省略了连词,但更简洁,丝毫不影响传达英语原文的意思。

    汉语重人称,而英语重物称。所以,英语中多用非人称句,例如典型的“There be”存在句,“It”做主语的句子,还有英语中多用被动句,而汉语中则不常见。例如,A party was held in honor of the guests(举行了一个聚会来表示对客人的敬意)。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勤动手,随时摘录或留意一些字、词、句,甚至短文,尤其是一些短语的用法,收集并模仿使用,这样能够学到地道的表达方式。

    英语学科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等的能力。当然要全面提高英语能力就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多听就不仅包括课堂内的精听,还应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无意的听。多读,既可以是课堂内的细到篇章结构,句法,以及字词的精读,也可以是快速的浏览,了解大意的泛读。这里要强调的上读还应该包括朗读。养成早读的习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在长期的坚持中,才能形成对语言的感悟,才能体味到语言的美,才能形成自己对语言的认识,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多说、多写、多译道理同样。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学生通过大量有效的语言实践,形成初步的语言积累,为进一步的语言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从语言意识的角度出发。语言意识是对于语言材料的内容以及形式的感受与洞察,和由此而形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进一步形成的反应和合乎逻辑推理的想象。语言意识要有文化生活背景知识做基础,但更需要积极的反应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这也给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如果还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上,学生还是被动的学习,那学生的语言意识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如在读《A Room of His Own》一文前,先让学生感受一下海伦凯勒的句子:The best-educated human being is the one who understands most about the life in which he is placed. (只有最理解自己生活的人才是最有学问的人。)之后,学生很容易进入语言学习的氛围。这样无疑为语感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联系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以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的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6.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该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从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上,既存在一定的反叛思想,同时还是模仿的阶段。可以说学生的不少语言习惯,行为方式是不知不觉中从教师那边学来的。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显得非常的重要。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自身的示范性,注意使用语言的规范和得体。同时与时俱进,敢于并愿意摈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没有创新意识没有想象力的教师,怎么能够培养出有创造力,有生命活力的学生来。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既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好坏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构成语感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新年、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动力源泉。美国哲学家杜威把兴趣看成是活动的原动力,他说:“除非一个对象或一个观念里面有兴趣,否则便没有鼓励人去做的原动力。”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它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与手段的异同,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需要也同样推动着意志的发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需要倾注热情和关爱,树立良好的形象,营造民主的氛围,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尽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双语的比较和反思。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特点,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敏感性。各种因素结合,促成学生对语言的感悟。通过语言的不断积累,语言意识的培养,提高语感,同时语感又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语言的掌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