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物理教研 >> 论文赏析 >> 正文
论文赏析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几种错误理解及解决方法

2007年09月01日 09:13 admin 点击:[]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几种错误理解及解决方法


物理一向被高中学生认为是最难学习的一门功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重要原因是在他们经验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理解,影响了他们对物理的进一步学习。根据教学中的实践,我归纳整理了比较突出的几种错误观点,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一、"力可以传递"

在初学受力分析时,不少学生都会有这样的观点,进入高中后也很难纠正。

    1 如图 1,用力F将物体压在墙上保持静止,受力分析。

学生认为此时物体对墙的压力大小等于力F,这没错,但他的理由是固体可将力传递,这就不对了。正解的解释是物体受力平衡保持静止,墙对物体的力 N与力F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物体对墙产生反作用力N',大小等于N也就等于力F

虽然N' 的大小等于力 F,但不能说这就是力F。如果错误地去理解,对进一步学习连结体的受力分析时会造成思维混乱。

                                    

二、"朝着运动方向必有一个力"

2  如图2所示,一带负电微粒从A点射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沿直线从B点射出,试分析电荷的运动情况。

不少高二的学生居然在受力分析时还会出错,分析如下: 粒子受到三个力,重力、电场力、 动力。若问动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学生答:物体的前进方向应该有一个力,要不然怎么会前进。这样的想法在学生头脑中普遍存在,虽然在高一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伽俐略是如何反驳亚

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但生活中的长期积累使学生很难克服这种习惯 性的错误想法,不经意间就会用上这种想法。稍加提醒后,学生也能马上醒悟。但为了纠正这种 错误想法,除了分析讲解,最好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把这些学生叫做:"学的是伽俐略,想的却是亚里士多德那一套",戏称为"亚派",让学生笑过之后能记住。

                    

三、"加速度为负,物体就做减速运动"

    这是许多学生持有的观点,其实这是对加速度方向理解不深刻造成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才会做减速运动,在规定初速为正的情况下,上述理解是正确的,但不少学生会忽略这一前提。如果碰到图像题,这些学生就会犯晕。

3 如图3,判断下列图像所反映的是物体做何种运动。像这种在第四象限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学生就搞不清到底哪一个是加速运动,哪一个是减速运动。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分析透。 a : V0,α0, 所以物体做减速运动;b:因以V 0,a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还可以换个角度来验证一下,根据速度为一矢量,0 为最小值,绝对值表示大小。所以 a 图速度的绝对值在减小,b图速度的绝对值在增大。

                

四、"物体受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就会做曲线运动"

4  如图4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0,在匀强电场中,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此时,将细线剪断,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第一次做此题时会答:曲线运动。

这些学生就是没有弄清楚曲线运动的条件,不是力之间有夹角,而是合外力与速度之间有夹角。此题中的物体由初速为零开始运动,且合力为恒力, 必须做直线运动,而且是匀加速直 线运动。

                  

五、"速度为零就是静止"

由牛顿第一定律,静止是一种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因而其加速度也应为零。所以仅 速度为零不是静止。

比如: 竖直上抛至最高点、单摆摆至最高点、汽车起动一瞬间等都不是平衡状态,虽速度为零但都是不能叫做静止状态。

六、"力的作用点位移就是物体的位移"

求功公式 W=Fscosα中的位移s应该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但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认为是物体的实际位移,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而且实际问题中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位移"并不矛盾。

但在有些问题中要发生矛盾:

5 物体位于光滑地面上,倔强系数为k,弹簧处于原长L,当用力F使物体前进s, 求力F做功。

                         

分析 该题中物体位移为s, 但弹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却是s'=s+F/k 。所以该题答案应为W= F(s+F/k)

6  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绳经滑轮由与水平方向成α,大小为F的力拉物块,如图 6(a)所示,将物块由A点拉至B,前进s,求外力对物块所做的功多大?

               

 

分析  该题不能简单的认为 W=FScosα,因为力 F作用点的位移并不是物体的位移s而是如图6(b)所示的s'=2scos(α/2)。所以 W=Fs'cos(α/2) =2Fsα/2)=Fs(1+cos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