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特点:
1)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考点2:文化的形式
由文化表现形式分: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5: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6: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考点7: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考点8: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本新闻共
9页,当前在第
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