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哈利.波特》风靡了全球各地的书迷。同名的系列电影也为这套书带来了更多的关注。
哈利波特的故事大都发生在霍格沃茨。这所魔法学校分成四个不同特色的学院,13岁的哈利进入了其中以勇气和友情著称的格兰芬多学院,和他的好朋友罗恩、赫敏一起经历了许多充满奇迹的冒险。
在哈利的魔法课程中有一门叫做“黑魔法防御术”。由于这门课在哈利的冒险故事系列中与剧情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作者着墨颇多。于是我们在哈利的魔法求学生涯中见识到了多位黑魔法防御术的教师及各种教学风格。
1.哈利一年级时黑魔法防御术教师是奇洛教授,这位教授说话有些结结巴巴,对其上课风格书中未做详细描述。
2. 二年级时换成了吉德罗·洛哈特教授,这位教授颇为自恋,表面看来彬彬有礼、光芒万丈还有很多女性FANS,实际上却是一个夸夸其谈、志大才疏的人,连自己设置的魔法题目也无法面对。在他任教的唯一一节实践课中,他放出了一笼子到处捣乱的小精灵,却无法应对混乱的场面,最后却让哈利等学生去收拾。作为魔法领域的前辈,一位魔法教师竟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课堂致使出现混乱场面,而且对这场混乱束手无策、无法控制,这种没有过硬本领、对自己的教学领域的掌握甚至不如学生(赫敏)的教师,又怎么能在课堂上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呢?
3. 卢平教授是哈利三年级时的教师。这位教授为人和善、教学从实际出发,强调动手能力。关于他的第一堂课书中有详细描写:“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把魔杖拿出来。”此前几乎没有上过实践课的同学们疑惑不已。在师生一起去实践场地的路上,教师对皮皮鬼的调侃不置可否,但在恶作剧的皮皮鬼阻碍上课时则果断出手,一击到位,显示了精湛的魔法技术。学生们对其肃然起敬。虽然仍旧衣衫褴褛,但没有学生敢再轻视他(学生敬服有真本事的人)。
到了活动场地,一个晃动的柜子先引起大家的好奇,他顺势提示学习内容——“博格特”(一种会变化成你内心恐惧样子的魔法生物),赫敏对博格特做了解释后,他的评价充满了赞赏、相信和鼓励:“我自己也不能说的更好了。”这位教师处处有教学急智,对突发状况有实力掌控,并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而且总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当别的教师(斯内普教授)对后进学生纳威讽刺挖苦时候,他又含蓄地给学生以信心,保证他不被当着全班的面打击学习兴趣。并顺势请最害怕的纳威来试第一次(打败博格特),在鼓励下胆小的纳威完成的很好,大家也很开心,都抢着上去试。但是当轮到哈利上去时,他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对学生的伤害(他怕博格特以哈利最怕的伏地魔形象出现,那样一个大魔头出现会吓坏很多学生),立即上前制止。在教学中时刻为学生考虑、并合理有效的运用自己的才能。相比之下,海格(保护神奇生物课的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就不如他。海格在保护神奇生物课上也让同学们试驯暴烈的鹰头马身有翼兽。在他的鼓励下,哈利固然做的很好,但是当小坏蛋马尔福冒失地惊吓了鹰头马身有翼兽,海格作为教师却没有及时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后马尔福被踢肩膀受伤(这算是比较严重的一次教学事故)。
最后当卢平教授再次喊纳威上场时候,这个胆小而结结巴巴的男生因之前的成功第一次表现出果敢和勇气,大吼“滑稽滑稽”(对付博格特的咒语)结束了这个博格特。可见,有时候多给学生一点点鼓励,他可能就会回复对这门课的兴趣,甚至成为课堂的明星。
生动有趣的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积极参与,又感到成功的乐趣,自然对该科更加喜欢:“不久,黑魔法防御课就成为大多数人喜爱的课程了。”仅仅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同,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善教者令人敬佩。教育的艺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卢平教授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因为其狼人的身份暴露而面对学生家长的抗议,最后不得不辞职。
4. 在举行三强争霸赛的第四年,教师是疯眼汉穆迪。穆迪本是个傲罗(专职追捕黑巫师的人,类似麻瓜世界的警察),为人狂傲,但在本集开始之前被食死徒囚禁,因此本集中出现的穆迪实际是个食死徒(黑巫师)——小克劳奇装扮的。他的桀骜不驯,本集中也有精彩表现。他突破课本所限,讲起了不可饶恕咒(黑魔法),学生们好奇但是畏缩。他以一只蜘蛛演示了立死咒。哈利的父母就死在这个咒语上,这恶毒的魔法引起众生哗然。他体罚学生,在发现小坏蛋马尔福对哈利挑衅时一下将他变成了一只蹦蹦跳跳的白鼬,并认为这是一种教育。他是一位个人实力很强的教师,但在教学上过于崇尚暴力,胆小的孩子甚至会在课堂上被他吓住。
5. 粉红女官员乌姆里奇,这本来是个魔法部派驻学校的官员,随着黑巫师对魔法部的渗透后来被任命为校长,并且教哈利他们黑魔法防御术。 “收起魔杖、拿出课本”, 她只教理论知识,不允许学生使用黑魔法防御术,黑魔法防御术变成了纸上谈兵。当学生有不同意见时丝毫不接受建议,而且对学生实行残酷的惩罚,而进行这一切的时候她居然还都是“温柔的”“微笑的”。与她意见不同的哈利被迫用施过魔法的大羽毛笔写100遍“我说谎”的时候,这些字竟然血淋淋的刻上了自己的皮肤。(除了这血淋淋的魔法后果,她的教育过程多么像课改之前的老式传统教育啊)
她的所谓改革用照本宣科替代了本来应该活泼生动的课堂,迫使许多学生自发组织起来自学黑魔法防御术。看来一个刻板高压、扼杀个性的老师,在哪儿都会令人反感。
最后众人的反抗中她仓皇地逃离了霍格沃茨。
6. 斯内普,他一直都觊觎这个位置,终于在第六年争取到了这个位置,结果这一年他总是在课堂上讽刺挖苦哈利。哈利的黑魔法防御本来不错,但是在他的抨击下渐渐对这门课失去了兴趣,同时观众和哈利在这一年中的注意力不可避免的被另一课程——魔药课吸引。一本旧魔药课本让哈利意外的成了魔药课新星。因为旧课本标注了许多比课本更好的方法和窍门,这使哈利甚至比年级第一的赫敏还要表现出色。比如咖啡豆,书上写切碎,旧课本提示用刀按压,更易出汁等等。教师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使哈利对这门课的兴趣越来越大。你看,很多时候好的成绩会给予学生无限信心和勇气把它学的更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看来学生(各国都一样)都比较迷信课本内容,因为课本是前人经验所钟,绝大多数是经过验证的,是正确的。但毕竟自然界的规律是在不断被人类所发现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必定有最短或者最合适的那条路。学生既要从课本上很快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但是又不应该完全被课本所束缚,仅仅认识相信课本内容,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的进步。人可以借助书本很快地得到前人的经验,但是发展必须靠一代又一代中的人的创新,立中有破,破中有立,社会方能进步,人类才会发展。
正如不同领域的人从红楼梦中看到不同的东西。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我感觉霍格沃兹学校中发生的一切,其实就是大环境中教育的缩影。六位教学风格迥异的教师,业务水平低的无法获得学生的尊敬。同样是很高的专业水平:严厉者被学生敬畏,幽默生动者令人喜爱。同一门课:纸上谈兵惹人厌,理论联系实际受人欢迎。哈利波特的魔法课,除了神奇的魔法之外,其实还能看到许多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