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之亮点-----学生的自主管理
徐州市第二中学 王卫刚
“学生难管,班主任难当”是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普遍心态。一个班风、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管理是否成功。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班主任的工作也相当辛苦,尽管不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花了不少力气,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收效甚微。以致很多教师不愿意更不想当班主任,视班主任工作为“苦差事”。
“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给班主任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班主任要自觉完成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它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要取得管理的成效,就必须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但符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宗旨,也有利于将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琐事中解放出来,成为班级的宏观管理者。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呢?
一、加强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水平 。
记得魏书生曾经介绍说,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呢?”学生说:“我们您看太累了!”魏书生答到:“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说: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大量的不同事实材料和多渠道的引导,提高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尤其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
二、确立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地位,提高学生管理的自理水平 。
1、全员参与,相互制衡。我们提倡人人参与的班级自主管理,每位同学都要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确定自己的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的管理岗位,我尝试进行“自定岗位行动”。如打扫卫生,把学校分配的卫生区和自己班上的教室划分为每一小块,每块由几人负责,每周一到周五每天是哪几个负责打扫,学生自由组合,确立一人为组长,每天各司其职,每天由卫生委员负责检查。这样,让学生寻找、发现、确定自己的管理岗位,使学生在自己确定的岗位上,主动、积极地履行管理职责,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在这种交互的管理活动中学生能够真切的体验到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当然能够轻松许多。
2、照章办事,明确责任。如2005年我担任高一(2)班班主任,在入学军训期间,我让学生从军训中明白一个道理——“什么叫军令如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次期间我还向学生大力宣讲为什么要建立制度,讲明道理。然后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校规,校纪。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徐州二中德育学分管理制度》。 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管理实际,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一些不良的现象提出批评,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我们制定了《班级日常管理制度》、《班级卫生制度》、《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班级奖惩细则》等。制度明确,要求严格,奖罚分明,并且在开学第一周内宣布执行。
3、管理与教学,相互结合。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比如让学生写“心得体会”,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时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值日班长利用每天的夕会进行总结,不但加强了同学间的联系,也使每位学生受到了教育。
4、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制度一旦制定,便要严格执行,全体同学都应该将自己置身于制度管理之下,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使班级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以法治班”是班级管理的灵丹妙药。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进步。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凡事不做则已,一做必须到底,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三、坚持管理过程中的民主参与,提高自主管理的水平。
我摸索了一套班级制度制定的程序:即酝酿——讨论——表决通过。只有绝大多数同学认可的决议和制度,才容易执行,也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法,不但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多得”。
四、创设多种自主教育形式,以求最佳教育效果
怎样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认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我通过实践发现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比较有效。
1、坚持写日记、周记。要求学生及时把自己所看、所思、所感写出来,不断深化认识,以利于逐步提高学生自觉、自理、自管的能力。
2、坚持写班级日志。当天的值日班长写好当天的《班级日志》,主要内容:记录当天班级学生的表现;当天课堂及自习课纪律情况;对好人好事提出表扬,对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对班级或个人提出意见或建议。
3、建立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的全体学生民主生活会制度,分组进行,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
4、给家长写信。每学期根据学校要求都要召开一到二次家长会,在准备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都要如实给家长汇报,还要写今后的打算。这样做的目的有二:其一,促使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其二:让家长对孩子的状况及心理想法有一个认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5、学习优秀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一项经常性工作。思想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其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实践证明,硬性灌输空洞“大道理”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收效是甚微的,班主任要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文章,如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典型人物的介绍,重大新闻,英雄人物事迹,成功人士的经验等,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文章可由学生读,读完一篇文章让学生讲讲自己的读后感?有什么启示?我应该怎么办?等等。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理”,再结合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这样,学生的思想觉悟就会得到升华,道德境界就会得到提高。
6、培养反思力。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已经给我们阐明了反思的重要性。例如:每次月考后都要让学生进行认真的总结,并举行班级经验交流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反思力,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成效的反思,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逐渐成为自律的学习者。通过班级经验交流会,能够使每个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7、在班级建设中多树典型。通过先进学生的示范作用,引导每个学生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和抵抗不良因素的影响。比如对值日班长每周进行一次考评,由班委会评出每周的“值日班长之星”;对班上每天的情况进行记录,每周评出“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劳动之星”等,针对不同的方面,建立“明星制度”,这样以来便可让班级“星光”灿烂。
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班主任的宏观管理。
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并不等于班主任对班级工作不管不问。及时反馈信息对班级管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结果反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班主任能及时了解班级情况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建立一套信息反馈系统,如每天要有相关班级干部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情况,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班级工作的全方位总结,提出希望,以便更好的开展下周的工作。
最后,我想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愿班主任们能够以“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这块“他山之石”为您的班主任工作开辟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