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我市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刚开始接触它时,在课堂中总是有一些不知所措,但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我们数学组内的高三的宋远娜老师和校外徐高中高一的许亚慧老师的观摩课)和学讲专家(万众校长和徐明校长以及李秋颖主任)的指导讲座,这半年让我对学讲计划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对于“学讲方式”的操作总总在此心得不再累述,它着力培训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在这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显然已经从传统的讲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重心,向着小组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
在实际操作上,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课前一定要用好导学案,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知识的渴求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而这些都需要在提前下发的导学案中有所导向,如何有知识又能产生兴趣,这绝非一日之功。
2、课上一定要机会均等给每个学生质疑交流。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不要担心质疑会游离教材之外,往往知识的闪光点就在于此。
3、组内学生交替搭配,提倡组间“大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作为高三数学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小组合作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但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组组间竞争过分激烈情况。我在课上,比较提倡各组间的“大合作”,而且这种异组合作带动性更广泛。
4、合理运用多媒体,避免为了用而用得情况。
高三的数学课中,很多抽象的函数关系与几何图形需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展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但,这些CAD的使用离不开对最本源知识的理解,而教材才是这一本源知识的载体,切记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而应关注知识的本源。
5、注意分层教学,课后多与学生交流。
可能是我是“班主任碰上数学老师”缘故,我觉得学讲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徐明校长常说:“学讲的功应放在课后”,对孩子的交流比不可少,学生也在与我们教师一起实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彼此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最后,结合高三复习需要,我认为在高三数学的学讲课中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依纲据本,对路到位。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及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广收并精心分析丶筛选高考信息。重视教材在高三复习中的地位。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使复习有更强的目的性丶针对性。
2、继续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应该在基础知识丶基本方法丶基本技能上多下功夫。复习中应回归基础,让学生把握问题本质,加强学生的解题规范训练,既要重视方法丶重视过程丶更要重视结果。
3、改进教法,积极实施“学讲计划”。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主合作丶展示参与。解题思路的获得与突破,解体之后的升华与总结,是学生学进去经充分练习自己体验获得,然后讲出来,在形成能力去解决各类问题。不是教师把思路与规律总结的生吞活剥硬塞给学生。
4、精讲精评,提高讲评的实效性。要始终坚持“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丶讲难点丶讲难点易错点;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丶学生能够学会的不讲丶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学生错的多的内容:批改时找出错误根源,讲解时要指出题目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障碍点。讲学生解法多的内容:批改时要记录下学生的不同方法丶多种讲法,讲完后要进行优化提炼,归纳最佳解题方案。讲易于变式的内容:变式题通常选用解法相同,类型相同,逆向思维,合理迁移,拓展推广等类型的问题。讲解时,一个新题出来后一定要留下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思考。讲强化弱点的内容:针对新授教学时薄弱环节强化训练,高三最重要的是试题讲评课,但有些老师见得思想方法保守,题题讲,索然无味。
5、暴露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解题策略意识(填空题丶解答题两种题型的策略及应试策略),充分展现阶梯的思维过程,加强变式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6、加强各种教学思维能力丶计算能力的培养。养成用数学思维的方法进行思考。认真审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加强填空题的训练。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加强填空题专题训练。多种方法解题。答题要规范。追求有效复习。关注学生能解多少题,提高多少分,讲过的学生掌握了多少。
切实落实学讲,决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