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二中校园文化理念系统
前 言
徐州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在原址连续办学645年的学校,始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的徐州府学,是明清时期徐州的最高学府,至今校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大成门、大成殿。徐州二中是徐州文脉传承的重要基地,得尊师重教之天时,具府学文庙之地利,仰万众期待之人和。“承先贤遗泽”、“为后学奠基”成为徐州二中的文化标识。“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等从建筑意义上来说是静态的,但对于学生的教育却是传统文化的活教材。这些建筑背后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府学宫大成殿的孔子像,更能体现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
我校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府学精神,着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化与教育的联姻,让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学子内心,让“儒雅”文化引领学生生命成长,让师生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学校教育根本任务。
基于对徐州二中的历史考察和现状分析,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徐州二中的教育优势特色,本系统特提出“守正 出新”的办学理念,统领整个校园文化系统。在此理念指导下,确立了“扎文化之根 育栋梁之才”的学校愿景,提炼出“贵仁 励学”的校训精神。
基于办学理念、学校愿景和校训精神,我们提出了 “四轮驱动发展” 的办学策略,即通过规范发展、特色打造、传统弘扬、现代引领,最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注重规范,以实现规范、稳步发展:着重从规范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行为学习习惯、规范后勤管理三方面落实。强化特色,以实现个性、特色发展:着重从学校仁爱和谐管理文化特色、教师校本研修特色、学生特色项目推进培养三方面落实。弘扬传统,以实现文化底蕴发展:着重从百年校史追溯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再现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激活传统文化三方面落实。现代引领,以实现与时俱进发展:着重从现代教育理念引导、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现代教学设施保障三方面落实。
目前,通过师生员工的不懈奋斗,通过各项发展策略的全面、深入推进,学校正逐渐形成“明伦 崇德 宏志”的校风,“尚礼 启智 鼎新”的教风,“勤学 慎思 笃行”的学风,进而最终造就“传统与现代兼融,规范与特色并举”的新型学校。
【学校愿景】:扎文化之根 育栋梁之才
【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愿景”解释为“所向往的前景”,“愿景”强调的是人们内心的向往与憧憬,它是宏伟的又是激动人心的,是一个预见未来的美景,这个美景给人以动力,给人以奋进的精神支柱。学校发展愿景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战目标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它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一步一步接近的(可接近的)。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像一艘没有航舵的船,是一列失去轨道的列车。相反,学校愿景清晰了,学校的发展就有了灵魂,同时也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阐释】
徐州市第二中学始于明朝洪武二年(即1369年)的徐州府学宫(徐州文庙),至今在原址连续办学已有645年,一直是徐州文脉所在,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德尊学富师严道圣誉驰中外,源远流长气正风和泽被古今”。作为徐州教育文化变迁的永恒载体和“庙学合一”文化现象的承载者,在儒家文化与府学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我校形成了文化资源丰富、儒学色彩浓厚、具有独特校园风情的校园文化特征,为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历史文化土壤。扎根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我们的校园文化就有了源头活水,就有了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古往今来,人才向来是事业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是引领人先的标杆和旗帜。崇德门两旁的楹联“融人类文明善施化雨滋桃李,汲儒家精髓广布春风育栋梁”,在昭示着今天的二中人的孜孜追求,“育栋梁之才”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的使命和愿景。
【办学理念】守正 出新
【定义】
办学理念又叫办学思想,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是一定的教育思想、管理思想与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这其中也就包含了校长对学校特色的认识、挖掘,因为学校特色是其独立发展,获得卓越办学成就的重要着力点。
简而言之,办学理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办学的价值信念,二是办学理想。明确办学理念,即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明确的办学理念正是指引学校发展的导航器,它是整个学校精神文化中更为直接地反映办学思路的理念。
【阐释】
守正,出自《史记》,意思就是恪守正道。我校办学理念当中的“守正”意在继承六百多年办学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承先贤遗泽辛勤传道顺天心,为后学奠基积极树人当己任。”“守正”是指完整地继承先贤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具体到学校教育而言,“守正”有四个方面内容。守道德之正:要尊重和传承前辈所积累的优秀道德理念和规范,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并在社会上起到引导和传播优秀道德的作用。守学问之正:凡学问之形成,均为历代学人累加所致。而学人所为,起点必是继承,我校倡导继承前人成果,准确地理解前人思想,养成严谨的学风,形成优化的知能结构。守处世之正:为人处世当笃守正道,诚实平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守行事之正:倡导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勤于实践的作风。扎实做事,不浮不躁。严谨行事,一丝不苟。秉承“守正”理念,才能“承先贤遗泽”,才能“为后学奠基”。以正为本,以极大的信心和耐心“守正”,学校的发展就拥有了深厚的根基和源头活水,也才有我校教育更可期待的更加灿烂的明天。
出新,是指我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变革,不断创新,使我们学校的办学兼具传统底色和时代气息。《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了不断革新的重要性。我校只有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出新”,才能在教育改革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出新”的要旨是创新,我们提倡在继承先贤遗泽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善于创造,懂得变通,不断推陈出新,紧跟国际竞争和科技发展的形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守正与出新共生互补,辩证统一。守正是出新的根基,出新是守正的补充,相辅相成。守正不离出新,出新不舍守正,既坚持原则性,也注重灵活性,全面把握守正与出新的平衡统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生生不息、科学发展。
【办学方略】:四轮驱动发展战略
【定义】
办学方略就是学校为实现办学目标,从现实形态中高度概括出来,该发展阶段学校工作的着重实施策略,是学校长期或较长时期内办学活动的指导原则,反映了学校领导的办学思路和质量决策,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行动纲领。
【阐释】
“四轮驱动发展战略”是指通过规范发展、特色打造、传统弘扬、现代引领,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规范与特色的联姻,最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规范发展:着重从规范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行为学习习惯、规范后勤管理三方面落实。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强有力的制度文化,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学生习惯。规范就是标准,规范就是生命和质量,它是保证学校稳步发展的基石。
特色打造:着重从学校仁爱和谐管理文化特色、教师校本研修特色、学生特色项目推进培养三方面落实。和谐管理特色,彰显仁爱和谐的文化,塑造民主、开放、主动、和谐的人文管理氛围,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校本研修,是我校发展的主轴,得教师者得天下,只有拥有了一支素质高、凝聚力强的教师团队,学校的发展才有坚实的支撑。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确立了我校校本研修的三个基本策略:一是读书对话,即构建学习型校园,旨在解决教师专业底子薄、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二是科研驱动,即通过教育研究,唤醒教师的话语权意识,解决教师不善于发现、研究、表达的话语权缺失问题。三是评价激励,即通过建立系列评价机制,让每个教师都能找到“兴奋点”,从而自信面对自己的工作,潜沉下去,让自己的思想落地。学生特色项目,我们长期坚持开办学生科技周、艺术周,除此之外,我校特别关注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素质培养找到了合适的载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经学生代表大会的一致通过,经学校德育处、团委批准,学生组织了朝夕文学社、吟风文学社、心语星愿心理社团、ACE幻影舞蹈社、MR囧动漫社、B&G音乐社、围棋社、苔痕青青环保社、德馨礼仪社等社团组织。这些学生社团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自定活动规划、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弘扬传统,以实现文化底蕴发展:着重从百年校史追溯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再现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激活传统文化三方面落实。历史是最好的教育,追溯学校的文化传统,继承徐州二中六百年历史积淀,无疑是学校发展的厚重根基。继承传统,离不开校园环境的熏陶,我们通过“中轴带两翼”的校园文化长廊的打造和“一场三门五院”的文化元素的彰显,使得校园环境有了文化基因,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将文化传承长期化、常态化。我校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开设了68门校本课程,已开设如茶文化(道)、玉石鉴赏、围棋礼仪、围棋名人、围棋与哲学、围棋与古诗文等,拟开设楹联文化、汉礼、府学、大成文化、古琴(古筝)、励学故事、六艺课程。
现代引领,以实现与时俱进发展:着重从现代教育理念引导、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现代教学设施保障三方面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引领着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反过来又会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在信息化时代,我校秉持“生本理念”,推进“学讲计划”,引进“翻转课堂”,努力探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规范,是办学之基,通过制度规范有序、行政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言行规范来夯实办学质量;特色,是办学之本,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教师发展创新、课堂教学创新、课外活动创新、学校特色项目等来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发展;传统,是办学之源,六百年的办学历史,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现代,是办学之实,通过现代化办学理念,来引导办学行为、办学模式、办学条件环境和办学效果的现代化。最终都旨在实现优质化教育,都旨在实现学生的优质化培养。规范特色并存、传统现代兼容,让徐州二中气质不凡,让徐州二中历久弥新。注重规范、特色发展、弘扬传统、现代引领,四轮驱动,整体发力,实现徐州二中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愿景。
【校 训】:贵仁 励学
【定义】
校训,《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是学校提出的对全体人员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写照,能概括出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独特气质及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原则与目标,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学校精神核心的抽象凝聚和形象再现。无论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对师生的导引,都起着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巨大作用。
【阐释 】
“仁”在古代就是中国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的哲学内涵在《论语·雍也》中有鲜明的体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立,就是立足社会,有所成就之意;达,就是事遂人愿,大显身手之意。自己求立,并使人也立;自己求达,并使人也达。也就是说自己努力不止,同时也善于为他人着想,意即成己成人。换个角度说,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仁”的思想,在后续的发展中不断被发展和完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人也。从人二”。这就从字形上极其形象的说明了仁者的本义,也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中所谓的“爱人”,指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趋和相合。
“仁者爱人”讲求爱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点的。首先,你必须是一位“仁者”。怎样成为一位仁者?“为仁由己”,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素质与思想品行的修养。遵照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不逾越规范相对应的准则,努力从善,身体力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塑造出良好的个人道德,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境界后,社会成员会主动的遵循社会行为规范,也会自然的形成爱人这一良好的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正是我们学校的办学追求之一。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社会生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我们要充分珍视儒家仁学思想发挥其重要作用,使未成年人在儒家仁学的指导下诚心友爱、讲究礼仪、遵守道德、恪守正义。当然,我校对儒家仁学思想乃至对孔子的重现,并不意味着要将孔子放回原来的圣坛上。而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强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民族文化与培养新时期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
“励学”,即发奋学习。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在知、行方面,“励学”强调通过主动、刻苦、认真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和知能水平。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说:“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他以“敦品励学”来评价可为儒者典范的人,反映了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徐州市第二中学始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的徐州府学宫(徐州文庙),至今在原址连续办学已有645年。朝代更替,世事沧桑,无论是文庙、书院,还是学堂、讲习所、新学校,向来都鼓励学生潜心向学,始终是徐州地区文脉之所在。二中这块文化沃土也一直书声琅琅,学风浓郁。以“励学”为校训,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现实的新义——意在鼓励学以致用的人文思考,砥砺踏实严谨的求学精神。它要求师生做到邃密群科,勤勉拼搏,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致力于打造一片崇尚真理、励志读书的求学圣地,精神家园。
综上,我校以“贵仁 励学”为校训,反映了师生追求道德、学问、胸怀广阔、意志刚强的品质和决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理想,体现了培育德才双高的现代人才、树立优良校风的时代精神,以此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加强师生及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荣誉感,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
【校 风】:明伦 崇德 宏志
【定义】
校风是一个学校各种风气的总和,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其要素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
【阐释】
“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这里说无论是乡学还是国学,共同的目的都是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人伦道德思想源远流长,并在促进社会和谐、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伦理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校的“明伦”旨在倡导学生在弘扬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做人以追求完美道德,体现了我校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努力寻求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契合点,培养具有现代人伦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追求。
“崇”是推崇、尊崇;“德”指德性、品格,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德性”、 重“教化”的文化。我国素有“以德先人”、“进德修业”、“德才兼备”、 “修已安人”的主张。《中庸》提出“尊德性而道问学”,强调的是道德的先导、引领、统率和调节作用。“德性”既是“问学”的前提,也是它的最终归宿。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德”有着丰富的内涵。德者,正也,才之帅也,有德之人,必定做人正派,做事正直,行走正道。德是博爱,道德高尚的人肯定是主动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爱自然,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德是尚善,有德之人必是行善尚善之人,他们助人为乐,先人后己,善利万物而不争,甘居下游而不腐。德是责任,有德之人必定是责任心强的人,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不怕牺牲,有着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精神气魄。“育德立人,强智达人”,我校“崇德”就是要坚持以德立品,以智广才,以德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人才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这是我们全体二中人肩负的使命。
“宏志”即光大志向。诸葛亮说: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在浓厚校风的熏陶下,会明白作为青少年要想成才,不仅要早立志,而且“志当存高远”。因为志向越大,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集中精力,勤奋耕耘,锲而不舍。学生有了成才的志向,学校鼓励学生“有志者,事竟成”,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教 风】:尚礼 启智 鼎新
【定义】
教风,是学校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气和习惯。教风直接影响学风。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以及高尚的思想品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完善师德、师仪、师艺。师德是教风之魂,缺乏师德,毫无责任感,就算水平再高,也达不到教书育人的基本目的。师仪是教风之形,良好的形象、文雅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就是树立在学生面前现实生动的参照榜样。师艺是教风之本,渊博的学识、独立的见解、丰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张扬。
【阐释】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来源于儒家倡导的一种行为准则。中国号称礼仪之邦,《荀子·修身》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对中国传统的儒学而言,礼学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我们讲“尚礼”就是希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礼敬做起。别人不守礼,我要守礼,起一个带头的作用,影响我附近的人,进而影响到社会。人人都讲礼,人人都重礼节,这样校园才能文明有序,社会也就能和谐发展。我校力图对学生施以礼教、潜移默化、既诚其意、复正其心,使学生无论从学业、还是做人方面,都能够有所发展,有所完善。
“启智”即疏启智慧,积学育才。孔子倡导的“不愤不启,不诽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记》中把“启发教学”的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教学之功在于开启和诱导。要引导而不是牵拉着学生前行;要激发而不是压抑学生的主动性;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而不牵拉,师生关系就会和谐融洽;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学习就会充满乐趣;启发而不灌输,学生思维就会积极活跃。韩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说,精要地点明了“崇德”与“启智”的融汇点。
“鼎新”在《易·杂卦》中被解释为“鼎,取新也”,常与“革故”合用泛指事物的破旧立新。把“鼎新”列入我校教风,既是“守正 出新”办学理念的延续,又是时代的呼唤。鼎新的实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当然,鼎新是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既要吸收前人的成果,又要敢于突破前人思想的束缚。为师者,绝不能人云亦云,应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唯有此,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学风】 :勤学 慎思 笃行
【定义】
学风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学风是教风的折射,教风是学风的写照。
学风又是学校各项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缩影,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反映在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表现其对学习的感受、情绪、习惯、传统以及舆论等,对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具有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学生学习风气的重要性。
【阐释】
“勤学”指勤奋、努力学习。出处:《东汉观记·桓荣传》:“ 荣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重勤学的传统,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勤学故事激励着一代代后学之人。的确,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正所谓“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当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大兴学习之风。”而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尤其要勤奋学习。不学就要落伍,就会被时代淘汰。青年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慎思笃行”源自《礼记·中庸》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必须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在勤学的基础上要注重学思结合,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强调如果一个人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的状态;如果只注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最终招致危险。孔子主张学与思不可偏废,这不仅是儒家弟子的修身之道,也是今天的学生成长的有效路径。经过“慎思”,所学才能慢慢地沉淀下来,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完成“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这样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学者不光要志存高远,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远大的抱负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只有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行动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才有可能到达学习的更高层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伟大的时代召唤下,青年学子只有躬身力行、大步前行,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留下青春的脚印!
【主题文化】:儒雅文化
【定义】
文化,古有“文治教化”之意。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束晳《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处于最高层,起着统帅和导向作用。它可以依附文化载体,超越具体的历史时代,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产生同化作用。
从学校主题文化价值理性意义上讲,学校主题文化就是一种具有学校核心价值和灵魂价值的文化形态。它由学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核心性、最具特色性的文化要素所组成,构成学校的母体语言,文化语境,生命体系和原创精神,它凝结着学校的品质、气质、精神、智慧、思想、信念、信仰,它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方式为学校提供具有导向性、方向性的主题文化资源、策略、功能、价值,促进学校始终如一的沿着学校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坐标前进。从而确保学校生命的独立性、主动性、自觉性,使学校以卓然自立的姿态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形成独一无二的学校品格和灵魂。
【阐释】
徐州市第二中学位于市中心彭城路北首,黉学巷东侧,这里是明、清时期徐州的最高学府——徐州府学宫(徐州文庙)的旧址。徐州府学宫建筑为五进庭院,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大成门前为泮池,左右为配殿,东南角为奎星楼,整体布局严整协调,形制规范,规模宏远,这里有“斋讲之堂,藏书之阁,游息之所”,府学宫四周挑挖沟濠,建有墙垣,周围绿树掩映,流水清澈,环境优雅,无愧于教学胜地、“形胜要区”和“文明奥宅”。这组建筑一直保存到“文化大革命”前,是徐州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现今大成门、大成殿等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1987年被列为徐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州学宫在此重建算起,645年的文化积淀使得徐州二中形成了庭院深深、中轴对称、建筑主次有序等颇具特色的校园布局,这种布局不仅彰显了儒家的文化思想,也充分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庙学合一”的文化现象。位于中轴线上的中心建筑大成殿整体造型气势磅礴,雄壮威严,方正古朴,雍容华贵,成为校园最具标志性色的建筑,这里也是徐州的文化地标和八方来宾的必访之地。如今校园里明代风格的殿阁犹在,古风依存,新建的教学楼、电教实验楼的屋顶造型则延续了明代的建筑风格,与大成门、大成殿交相辉映,保持了建筑风貌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传统和现代在这里相遇和融合,创造了徐州二中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品位和历史传承的特色校园。
目前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新校在建)三个功能区域,校内的行政楼、教学楼、报告厅、实验楼等主要建筑的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卫生、消防各项设施配备齐全。校园内建筑物以白色为主色调,洁净大方,与校园内葱茏的绿色相映协调,清新美观。校园中巧妙布局了池塘、花廊等景点,校园内处处有绿化,教室旁、道路旁、操场边是绿意葱茏的雪松、水杉、女桢、石榴、广玉兰、紫荆、木瓜、乌桕等高大乔木,长廊花架被茂密的木香、紫藤缠绕,裸露地面都被草坪覆盖,各种花草点缀其中,树丛中,草地上经常有飞鸟留连。校园内的绿化做到了层次性和协调性,教学设施与绿化设施相协调,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相结合,绿化与艺术相结合,四季有花,果实累累。学校先后了获得了“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徐州市绿色学校”、“徐州市绿化先进单位”、“徐州市园林式学校”“徐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走进二中校园,历史积淀的校园环境,以“中轴带两翼”的校园文化长廊,“一场三门五院”的建筑格局彰显了学校儒雅文化特色。学校至今仍然保持徐州府学宫中轴对称、贯穿五进院落的建设格局,沿着中轴路由南向北依次是棂星门(校门)、一号楼的明伦门、二号楼的崇德门、三号楼的宏志门、大成门、大成殿;“两翼”便是与五进院落对称两侧的花墙月门上的“仁也”、“义也”、“礼也”、“智也”、“信也”五常之教义;前院称为贵仁广场,在葱郁的花草丛中矗立着校训“贵仁”石刻、“徐州学潮旧址”纪念碑和“徐州文庙”纪念碑均为徐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泮池镶嵌二院其中,翠竹相拥,塔松相伴;三院是藤廊环绕,樱花相伴;四院是大成广场,明清时期的碑帽、碑座、柱础等依次排列,香柿、黄杏、银杏、木瓜等在此相拥,春华秋实,喻示百年教育硕果累累;五院运动广场,尽展青春活力,这便构成了徐州二中的校园文化风景线。
在这条文化风景线上,一墙一壁一字一句都成为传播文化、陶冶情操的载体,如棂星门、泮池、五常教义、府学宫、大成殿、大成门、明清时期碑帽、碑座和柱础等建筑、文物的内涵解读、再到校门开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德尊学富师严道圣誉驰中外,源远流长气正风和泽被古今”、“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儒家精髓广布春风育栋梁,融人类文明善施化雨滋桃李”、“为后学奠基积极树人当己任,承先贤遗泽辛勤传道顺天心”、“为人师表”、“树人百年”等系列匾额或题词,这些题词鞭策着学生勤奋上进,激励着教师谦逊严谨,爱岗奉献、学校精心打造的这片儒风古韵与现代理念浑然一体的读书圣地,书香校园,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激励,在润物细无声中汲取力量,启迪智慧,获得灵感,升华人格,充分体现了学校“环境育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