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本人主持完成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招标课题《区域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与推广 》,本人主持的“徐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列入2010年徐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圆满完成。
2. 周岩等.区域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3.陈琳.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4.陈琳等.基于网络的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网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
5.李桂强.对“巨型学校”的理性审视[J].教学与管理,2007,(6).
6.郑权等.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0,(10).
7.郑权等.有效构建中小学网络教研的技术环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9).
8.郑权.信息时代成人移动学习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2).
9.余长营.同侪互助理念下提升校园网管队伍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究[J].教育信息技术,2008,(5).
10.余长营.中小学网络管理员专业化发展中培训策略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 3).
11.佟元之.对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9).
12.孙琳海.运用网络技术开拓英语口语竞赛的新途径[J].江苏教育技术,2009,(6).
(二)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华桦. 教育公平新解--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探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8).
3.平凡等.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若干问题的分析[J].远程教育,2011,(2).
4.余胜泉等.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
5.林君芬.论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观[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6.林君芬.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8.黄桂晶 黄荣怀等.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10).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1.本课题主持人是徐州电化教育馆负责人,主持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招标课题《区域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与推广》,研究成果在全省推广应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课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层次研究》;组织建设“徐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为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题组核心成员:陈琳54岁,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主持人、省重点学科主持人,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70余篇发表于核心期刊、26篇发表于学科权威刊物,独著、主编出版著作和教材17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主持省级和厅级课题10多项;李桂强44岁,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省级教育规划课题获二等奖,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2篇;郑权40岁,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电教主任,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标准制定小组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篇,CSSCI期刊论文2篇;市电教馆余长营、曹鹏、孙林海均为教育硕士,主持或参与省级教育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分布广泛,结构合理,在教学和管理第一线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管理,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时间充足。核心成员大多是教育科研成果突出的中青年专家,主持或参与过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这是本课题得以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的内在基础。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单位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可及时全面查阅最新国内外资料。中外已有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理论,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目标依据。
2.相关前期项目的完成为本课题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源和研究基础。本课题负责人及大多数成员参与了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在徐州的先行试点和实践,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理解。2006年起,徐州电教馆在全省率先建设 “徐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启动建设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体系,2010年“徐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并圆满完成,,这些为本课题得以顺利进行和圆满结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本课题得到徐州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将组建专门班子进行该课题研究,具有强大的行政支持。本课题组将聘请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作为学术顾问,聘请省市高校的有关专家和教授进行帮助和指导,确保课题扎实、高效、系统地进行。
5.徐州市电化教育馆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有较为充足的研究经费。学校、老师的研究经费由市教育局根据执行情况给于补助,不足部分由各县(区)解决。
6.我们本着在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用课题的形式推动工作,使二者相得益彰。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本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将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最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