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课是一天中班主任上的第一堂课,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分钟,但它就像一首乐曲的前奏,为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主旋律。每天十分钟,一周50分钟,一个学期近1000分钟,折合近25课时的固定德育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决不可等闲视之。
上好一堂晨会课,最起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思考:
一、强化一个“专题”。一堂晨会课必须明确一个教育目标,拎住一个主题内容,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保持教室内外清洁、养成饮食卫生等等。因为学生的注意点和接受强刺激不宜过多。只有集中一点,渲染强化,才能深入“生”心,切不能海阔天空,漫无中心,漫无边际。
二、提供一个“范例”。晨会课上可以用榜样示范来进行教育“定位”,讲一个德育方面的好片断、叙一个身边的好事例、看一部好录像、读一篇好文章,正面引路,让学生进行片断、事例的评价,形成心理品德定位。再进行自我评价,在教育评价的比较中,强化学生的行为品德。
三、寻找一个“结合点”。晨会课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专题的确定,可以细心的寻找多个结合点。如结合家访发现的好的事例,设立“激励专题”;可以结合学校中心的活动、团委主题活动,设立“活动专题”;可以结合时事(如奥运健儿的拼搏场面),设立“新闻专题”;可以根据学生内心的所想所思,设立“信念专题”;可以想象出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设立“挫折专题”;可以引导学生读书、绘画、制作,设立“审美专题”;可以视学生美丑善恶分辨不清,设立“质疑专题”,增强大胆创新意识……。
四、摈弃“一家之言”。晨会课不搞教师“一言堂”,正视主体作用。课上,教师众多的问题剖析,繁杂的套话、空话,讲得过多,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倒了学生的口味,丧失了学生听觉敏感度,干扰影响了学生情趣。不妨可以进行民主式的专题议论,让学生来发表独到的见解,在讨论中辨析明理,在思辩中自我矫正,自我定位,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掌握一个“尺度”。晨会课上对班集体和学生必要的表扬或批评是应该的,但不能一味地训斥批评,特别是当众训斥学生,要掂量掂量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凡事都有一个分寸,表扬不能过滥过假,批评不能过激过失。可以换一个角度旁敲侧击,不正面指出学生的不足,有目的涉远、举例、渗透。进行暗示性的教育、隐蔽性的教育;可以运用对比、比较、反衬,针对某一问题,表扬做得好的一面,促其反省顿悟,达到自我纠偏的欲望。实施比较性的教育,防止学生起“毛”或破罐破摔,丧失自信心。
六、形成一个“梯度”。晨会课虽然时间短促,目标专一,但每节课应该是相互衔接,注重教育内容的相关性、连贯性、递进性,形成层次和梯度,产生连续性的教育效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每学期乃至每学年的晨会课,形成一条线,连成一片网,构成纵横交错、立体式的教育结构。譬如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要从走好路、扫好地、捧好书、整好书包抓起,从握笔姿势、读书的语调抓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形成阶梯,逐步升华。
晨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通道。晨会课的上法决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因人、因班、因境而异,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去探索、去感悟。总之,上好一堂晨会课,还需要我们确定好三个关系:即调节好师生情感信息双向对流的关系,彼此沟通、互为知心;摆正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平等、信任、真诚、理解;处理好指点提示和注重倾听的关系,潜心倾听学生的建议和呼声,揣摩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的指点迷津。只有这样师生平等相待、民主交流,融为一体,互为默契。晨会课才能丰富多彩、生动感人,有所创新。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