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责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地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更是具体地规定了受教育者的责任和应当履行的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育、引导、促成学生完成国家政策、法规所确定的责任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开展责任教育是社会转型期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战后政治格局的变化,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和平和发展两大历史潮流中,建立国际新秩序,社会主义中国理应作出更大的贡献,尽更大的责任,而这个任务就落到年青一代身上。因此,加强社会责任感,为人民、为祖国、为世界尽义务、尽责任,是一种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从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来分析,人们逐步形成新的商品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人们的价值观由相对的一元转向多元社会生活的变化,向整个社会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提出了新的道德问题,亦向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多元价值观的下面,能支撑起多元价值观,维持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秩序的最根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这就要依靠人的道德最基本的方面:即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具有责任感和义务感,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具有社会意识。
从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和开放的力度在不断增强,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而个体与社会交往利益关系也日益紧密。社会个体成员,更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依赖于他人的服务而存在。所以只有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尽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个人和家庭才能更融合于社会。这种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对作为道德范畴的责任要求更强烈,重要性更明显。如果人人都缺少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那么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个人也将无法生存。
3、开展责任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培养目标
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大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的责任心、使命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尽心尽责是对世界公民的起码要求,因而责任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美国把责任教育作为面向价值观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的,规定“面向价值观的道德教育以培养负责任、可信赖的公民为目的”,提倡“诚实、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勤奋等核心标准”作为基本原则。德国北威州培养学生具有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向他们传授能整体地认识世界和建立整体观念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具有基本的能力和技巧。英国在强调的“三项教育目的”中规定“帮助儿童树立责任感”;法国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其学校的四项德育内容中规定“进行政治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法兰西共和国公民应有的思想和价值观,增进公民对国家的感情和责任。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应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法国及世界中的作用和责任”;新加坡政府规定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个人行为,社会责任和效忠国家三个主要方面”,要“使学生明白自身为年轻公民的责任”;……总体看,世界各国都把责任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和必备条件,都把责任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