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德育处 >> 责任教育 >> 正文
责任教育

中学生的责任教育之我见

2013年11月18日 17:19 佚名 点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社会上金钱至上、公德意识淡薄、自私自利、贪玩享乐、不讲诚信等消极的思想观念,时刻侵蚀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导致学生的主体信仰危机,严重影响中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当代中学生中,对己、对人、对班级甚至对社会极端不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通过责任教育,培养学生对责任感的正确认知,促成学生责任行为的形成,增强学生的责任意志,势在必行。

1、培养学生对责任感的正确认知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社会和国家所承担的义务采取自觉的负责态度,是以个人的精神需要和人生价值的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和内心体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各种媒体,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五彩缤纷的世界对学生的成长既有利、也有弊。由于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对一些事物无法正确判断,极容易混淆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导致对责任感正确认知的缺失。责任感是以是非认知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是非的标准,责任感就是空谈。对中学生来讲,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以及《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最好的教材和是非标准。以通过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教师课堂教学渗透等形式,让学生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找学习、工作、生活中自己应当担负的有关责任。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爱护环境等,明确做到这些,都是一个中学生现在以及将来应尽的责任。还可开辟责任教育班级文化专栏,把学生联系实际明确的自己的“责任”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并且每周把自己尽到的责任用“五角星”标出,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清楚自己的责任。另外,在提高学生责任感的认知过程中,要认真地科学地对待和矫正学生的认知偏差,让学生明辨是非,知晓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懂得什么是责任感,以及责任感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认知水平提高了,是非感随之产生,责任感才会明确。

2、通过实践体验,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只停留在认知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体验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实践体验是学生责任感形成的基础。责任在学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是做人做事,上课、下课、用餐、就寝、值日、活动,甚至一言一行都有责任存在,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意识到自己每时每刻所担负的责任,就必须从实践体验每一个细节做起,从自己身边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着手。如: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是对学习负责;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对同学的学习负责;讲究卫生、积极值日,是对同学健康负责;平时勤俭节约,不乱花钱,是对家庭负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养成饮食卫生习惯是对自己健康的身体负责;伸手把哗哗流水的水龙头关上,白天随手关掉走廊亮着的电灯,主动修好损坏的公共设施,是对学校负责;遵守交通规则,站队不加塞,尊老爱幼是对社会公德负责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加强正面教育。可以通过树立正面典型、行为点评、批评表扬、要求学生写日记、谈体验等方式,不断强化引导学生对责任感的正确认知,使学生逐步自觉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

促成学生责任行为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用自己每时每刻的履责形象,感染和熏陶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首先自己不迟到;要求学生独立按时按量完成作业,首先自己要认真批改作业,按时发回作业;要求学生捐款或捐物的,自己首先捐在前面。通过教师的责任情感、责任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责任行为倾向优化。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强化学生责任意志

学生有了对责任的正确认知,才能指导自己的责任行为。要使学生的责任行为,养成一种习惯,还必须强化学生的责任意志。责任意志又经过无数次的责任感知、责任理解、责任体验、责任反思、责任实践,来得以强化。如:我们可以开展责任月、责任周活动。责任月包括:对自己负责月、对他人负责月、对家庭负责月、对学校负责月、对社会负责月,而每个责任月再细化为责任周。对自己负责月又分:修身周、学习周、反思周、自纠周;对他人负责月可分为:关爱周、合作周、互动周、诚信周;对家庭负责月可分为:孝敬周、理财周、家务周、勤工俭学周;对学校负责月可分为:奉献周、守纪周、值班周、主人翁周;对社会负责月可分为:报答周、执法周、社会实践周、考察周。各主题周、主题月活动结束后,班级分小组进行评比选举责任明星,也可产生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年度冠军,并同时进行表彰奖励。

我们还可通过团队活动,发挥班干部、团员的核心作用,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懂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专题报告,可激发学生竞争精神。强化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负责的精神;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发现学生责任感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把这些阻止责任感形成的障碍及时排除;通过阅读欣赏优秀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吸取作品中的营养,使学生把作品中有强烈责任感的主人翁视为自己的榜样;通过社会调查、旅游、参观、野外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认知空间,使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得以强化。总之,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责任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责任意志,从而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教育刻不容缓。中学生的责任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大家都来关注中学生的责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接班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