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1912年1月—1921年7月)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月2日 孙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阳历。
1月3日 黎元洪当选副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确定了各部总次长名单。
1月14日 袁世凯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是日 良弼等组成宗社党。陶成章被刺死于上海。
1月16日 京津同盟会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等谋炸袁世凯未中,3人均被捕遇难。
1月21日 徐企文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工党。
1月26日 彭家珍在北京炸良弼。彭以身殉,良弼越2日死。
1月28日 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29日,选举林森为议长。
1月30日 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成立,推举李四光为会长,马君武为名誉会长。
是月 中华书局在上海创办。至1915年,在全国设有分局30余处。
2月1日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
2月12日 清帝博仪宣布退位。
2月13日 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15日,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月27日 蔡元培等抵北京,迎袁南下。
2月28日 《民立报》刊登《国学会缘起》。该会以章太炎为会长。
2月29日 袁世凯密令曹锟部在北京发动兵变。 3月6日,参议院允袁在北京就职。
3月3日 中国同盟会在南京召开本部全体大会。宣布其宗旨为“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并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3日,任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5日 袁世凯令各省督抚改称都督。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解临时大总统职。
4月2日 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至北京;4日,又议决该院迁至北京。
4月8日 袁世凯任命范源濂为教育次长(总长仍为蔡元培)。
是日 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成立,该会以争取女子国民参政权为宗旨。
4月25日 同盟会本部迁往北京。
5月1日 因辛亥革命而停顿的清华学堂,本日重新开学,学生返校者360人。10月,改称清华学校,监督改称校长,由唐国安任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
5月3日 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校长。全校分文、法、商、农、工等科,学生增至818人。1913年秋又增设预科。
5月7日 临时参议院议决,国会采取两院制,定名为参议院和众议院。
5月15日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由陈宝泉任校长。
5月24日 袁世凯通令禁售排满及诋毁前清各项书籍。
5月30日 《民立报》刊登《留法俭学会缘起及会约》。不久,在北京、四川等地均有预备学校的设立。
是月 刘师复在广州发起组织晦鸣学舍。
6月29日 袁世凯任陆征祥为国务总理。
7月8日 日、俄订立第三次密约,再次划分两国在内蒙势力范围。
7月10日 教育部在蔡元培主持下,于北京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重订学制,规定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学4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年或4年。
7月14日 蔡元培辞教育总长职,26日由范源濂继任。
7月15日 上海《新世界》杂志第5期译载恩格斯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该刊译文题目为《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
8月25日 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4个政团,合并为国民党,是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理事长。
8月29日 汉口租界人力车夫全体罢工,要求减轻捐税。
9月25日 袁世凯任赵秉钧为国务总理。
是月 袁世凯发布《尊崇伦常文》。
10月1日 北京大学校长严复辞职,章士钊继任。
10月7日 陈焕章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孔教会,陈为主任干事。
10月8日 梁启超自日返国,本日到天津。
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该党于1911年11月5日在上海成立,发起人为江亢虎)本部连续3日发表演说,评论社会主义学说及其派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