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4)胡冰洁
有篇文章《出神的速度》中写到:“手写的长信成了遗落在草丛中的纸屑”。也对,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下,谁会花那么多时间去写一封信可能无人问津的信呢。语文课上老师讲到写信时幸福的心情,恐怕无人能体会的到吧。
现在是E时代。E时代的标志之一就是无纸办公,也是无纸办私。给家人寄东西,或上网写邮件,鼠标轻轻一点,万事大吉了。我不明白,整天泡在网上,发伊妹儿,Q来Q去,M来M去,与其说是在聊天,倒不如说是一台电脑对另一台电脑在机械地浪费时间和电能!
现在通过邮递员送到我们手里的大多是电话缴费单,银行消费结算单,很少收到信件。最哭笑不得的还是淘宝店主写的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来我家店买东西,很无语。没有人写情书了,更确切的说没有人是不在纸上写情书了。是怕分手的那一天给对方留下什么口实,成为两人之间感情的软肋?相比较而言,电子邮件的好处显而易见了,再不必等待不说,还可以随时格式化。一场感情的大雪下的再大,因为是下在网上,所以也就踏雪无痕了。
写信没有那么难,三言两语,大篇章,都可写,就怕你少了这份心思。
要知道,一个人最幸福,最美好,最期待的可能就是等待从远方寄来的一封信了。
很庆幸,因为妈妈看的紧,在加上天生有些懒散,QQ、微博与我无太多关联。与在厦大的老哥通信,会保持在一个月三四封。哥哥的室友都很羡慕,哥哥说的时候都很得意的样子。但我只觉得悲哀。并不因为老哥,而是他的室友。据我说所知,一屋子的人没一个是福建籍的,都是外地人,那为什么只有哥哥跟家人偶尔通信,而其他人没有呢?“羡慕”一词从何而来,大学不算多紧,可以写东西,恐怕又是手机短信,网上聊天所忘却了吧。再加上徒步去邮局,盖章、签字,一系列看似繁琐的事。这些时间来还不如看一本书划算呢!
写信就是写字,而字迹与指纹、声音一样,是一个人专有的特征。过去写过信的人都知道,经常在信的开头写道:谁谁您好,见字如见面。你看,见到他的字就如同见到了他本人一样。这除了信,其他还有什么通讯方式能够做到?写信如同赴心灵的约会,它赋予了时间的意义。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话的普遍使用,在一天天增加我们的惰性。书信会带着自己的体温、墨香,长途跋涉来的你身旁,而手机短信却如同烟花女子一样,在刚发给你后又马不停蹄地发给另一个人。在偌大的机械城市中,你有好多时间没体会到鱼雁传情了?
传说,古时候的书信是用鸿雁传递的,这样的事情想想都觉得浪漫,何况它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成为美丽的神话。
有种幸福它的名字叫写信。写在纸上的书信,让爱变得具体,白纸黑字,一如铺在河床上的鹅卵石,过了多少岁月都不会被分给风蚀掉。
我想要珍惜那份写信的情怀,最浪漫的心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给春天寄一张照片,预定最温暖的阳光。
私人信函的衰落,潜在的因素是因为我们手写的字越来越差,只好用手机来遮丑。许多民族根性的东西,人们已忘的差不多了,更别说写字了。有趣的是,字迹越丑,但Email却花俏,短信越肉麻。这也许是我们自己一种逃脱不掉的反讽。许多人都声称要保护国家的文化而不受侵犯,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书信也是文化遗产之一。
回忆像支笔,没有颜色,却又清楚的字体。随着时间,它越来越灰。记得当年在台湾,郑愁予写下过一句有名的情话“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是多少情书中必备的一句。
我固执的相信,最初写信的那位一定是个诗人。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写道什么时候,也许老哥结婚,他再也不会写了。父母都觉得无所谓,也不写了,虽然邮局会有的。
我只能说,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我也会在这儿,面朝大海,在寂静的海边,听着淡淡的海风,用满手沉沉的情意,蘸着海水,用散发着泥土馨香的海滩稿纸,给每一位亲人通信。
——“亲爱的朋友
我忍不住有提笔
在这安静的时刻
用美丽又寂寞的心情写信
写下我马不停蹄的忧伤与落英缤纷后的欢乐“
(指导老师:刘春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