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典型教案 >> 正文
典型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014年06月11日 10:52 语文 点击:[]

授课时间:                                                                 课时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掌握常见意象内涵。

能力目标

1.能较准确的解读诗歌,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明确诗歌形象鉴赏题中的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典诗词之美。

【复习重点和难点】

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复习方法】

以课文和历年的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形象的程序和要义,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年的高三复习备考。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1、人物形象知识阐述:

诗歌的最大特征是抒情性和形象性。诗歌有直接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通过诗歌中的人事物景抒情,而这些便是诗歌的形象。所以说诗歌形象是情感的载体。那么准确的把握形象,分析形象是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关键,也就成了鉴赏诗歌一把钥匙。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也叫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它包括以下三种:
1
人物形象。

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
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3.
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2、提问方式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4.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二、真题体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例题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三、小结反思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常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

鉴赏要点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

   
形象————特征————意义(情感)

 

四、拓展延伸: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五、课堂检测反馈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问题: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久经沙场、英勇善战、意志坚强的将军。

2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参考答案:
1寒冷、寂静。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3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什么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见练习大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事物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描绘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二、真题体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1、下面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问题:试分析病牛的形象?

 

三、小结反思: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答题思路:

1.找准具体形象    2.把握形象特点     3.分析形象意义

 

四、课堂检测反馈

高考链接:08广东)问: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布置作业

见练习大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意”指“主观意识”,“象”指“客观物象”。合起来即指:在诗歌中,打上了人的主观意识烙印的客观物象。

 

二、真题体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1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持取,捻弄。

问题:赏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2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请描绘出诗中的意象和画面特点.

 

三、小结:出题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分析下面一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答题步骤一般为: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检测反馈

高考链接: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08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问: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五、小结反思:

意境鉴赏题的答题要点和答题步骤(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然后小结)

1、描绘诗中展现的意象和画面

①用自己的语言。②描绘出主要景物。③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要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应答出具体的情感。

灵活变通:有时第一和第二步的顺序可以变换,有时只需答出意象即可而不必描绘。

☆表现意境特点的常用词语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寥落萧条、荒凉孤寂、冷寂幽静、幽美空灵、

恬淡闲适、清新自然、静谧安娴、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生机勃勃、

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旷远、雄浑壮阔、雄奇优美等。

、布置作业

见练习大本

板书设计:

 

 

 

教后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