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质教育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想品质的教育,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用教材本身的思想因素进行感情熏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理解内容,潜移默化。
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一定要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以文载道,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潜移默化,达到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和谐统一。主要的做法有:
1、介绍背景。每篇文章都创作于一定的时代,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现实意义。例如《开国大典》《狱中联欢》《小英雄雨来》等。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作品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借此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感情,至于采用怎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则要按课文实际而定。例如,在教学《狱中联欢》时,先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本课叙述的不是一般的新联欢,而是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革命者在被关押的狱中进行联欢,让学生了解当时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的时代背景;了解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卖国主子面对失败愈加凶残和丧心病狂;了解革命者在狱中所遭受的非人折磨。这样,才能领会狱中联欢的不同寻常,体会革命者迎接光明,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情绪。
2、紧扣课题。每篇课文教学,教师在开始释题时,要抓住文题中最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进行释题。例如《伟大的友谊》的"伟大",是课题的中心词,全文围绕"伟大"这个题眼来写,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从而激发对革命导师的崇敬,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要建立在共同的带来的基础上。
3、深入析文。析文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实际,抓住文中关键重点的词句,表达思想感情强烈的语句,揭示全文的中心句,蕴藏哲理的名言警句,寓义深刻的含蓄句等,指导学生自学、分析、比较、评议以至运用。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析文要注意剖析重点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特点等,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从而以情绪激情,把语言学习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抓住反映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的语句以及结尾两个抒发感情的自然段,引导学生把作者所见所闻的理解和对作者所思所感的体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以及作者为有这样的总理而骄傲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4、概括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思想教育的关键。归纳中心思想要从具体的语言形象入手,体会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布局谋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的过程就是提高读写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如:《草原》一课的中心是表现草原的美丽辽阔,表达了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通过归纳中心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二、领会思想,情理感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真实而丰富的思想感情,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使之动情明理,达到情理感化。
1、朗读感染。朗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陶冶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去欣赏文章中所表现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通过指导表情朗读,激起学生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以声动情,受到感染教育。如:《一夜的工作》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满怀激情地赞颂周总理的崇高品德,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读出作者由于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在回来的路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胸中千言万语要倾吐,想到这样好的总理具有这样崇高的品德,作者更加激动,以至想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呐喊。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为能有机会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而幸福、激动的心情,也进一步体会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的事业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