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8年的新高考方案将语文学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赋予了语文学科很高的地位,这说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但对学校、老师、学生来说,意味着不得不改变观念,不得不把语文学科的教与学放到重要位置上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高考方案是对语文学科、语文老师提出了挑战。
面对新课改和新高考的严峻挑战,为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困难,我校语文组充分发挥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的作用,尝试和实践了“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的系列教研活动”。语文教研组开展的系列活动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体现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实效性。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激活了我校语文教师队伍,使我校语文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收效明显。
一、注重以“专业引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教学工作相对而言是独立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研究活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能让所有教师在合作化的学习过程中分享共同研究得来的教学知识,有助于强化教研组活动,从而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积极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学校要把定时集中学习和教师自学结合起来,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基本理论,掌握前沿教育理念,领会高中新课改的精神,理性地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并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为使教师有书可读,学校赠送了一些书籍给教师阅读,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卡耐基的《成功法则》、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和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等,学校每年还给每位教师免费订一本教学杂志,要求教师每月读二本教学杂志,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著作,每学期写出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并组织教师参加读书比赛,这些做法切实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 建立了专业引领制度,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校十分注重加强专业的引领,经常聘请专家、教研员等来校讲学、指导工作;播放专家讲学录像和特级教师教学录像,使教师们不出校门就能聆听到专家的讲学,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和观摩。
通过专家指导,为教师了解教育新思想、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通过专业引领,为教师的教研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本学期高中语文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成功举行了新课程系列研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进行本校语文教研组研讨以外,10月中旬邀请了省常中语文教研组长陆建生老师和常州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刘高平老师来校与全体高中语文教师进行研讨,11月中旬我校高中语文组又组织召开了“走进新课程——语文教学研讨会”,并邀请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建泉老师来校为全体语文老师作了新课程方面的讲座。研讨会上语文教师分享了各自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如活动体验课的设计、“倒阅读法”的尝试、文本研习拓展题的设计等;也交流了应对新高考所采取的策略。在和专家的研讨中,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更明确了:以课堂为新课改的主阵地,营造吸引学生的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各种情景,设计激活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收获快乐!通过研讨,我们深深体会到,唯有让学生成为与文本、与教师对话的课才是吸引学生的课,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在互动中才能享受并收获快乐!
二、加强“同伴互助”促使教师人人参与互动,力争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在教研组带领下,备课组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教学的质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