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范仲淹《灵鸟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家、《人权法案》的主要执笔者帕特里克·亨利曾发出这样不朽的声音:“不自由,毋宁死。”
顾炎武:“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0世纪90年代新出土的的文献中,有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言论的记载,当鲁穆公问子思何为忠臣时,子思的回答是:“恆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
横看中外,纵览古今,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批判精神,见不得不平,看不惯非正义,容不得丑恶,不平则鸣,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不泯良心,不苟且偷生,如祢衡、嵇康、方孝孺、林昭等,虽一再招致打压,其种子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