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杯具”_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
一、引言
2009年10月以来“杯具”一词透过网络迅速传播,成为网友津津乐道并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流行语之一。随着“杯具”的迅速走红,网友们还创造出了不少经典语录,如:
(1)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2)就算生活只是个杯具,我也要做个上品青花瓷杯具。
(3)人生要泡在杯具里才能入味。
看到这些句子当中的“杯具”,明了的人会会心一笑,觉得这些话语不愧为经典语录,表达独特而具有美感;而对于完全不了解网络语言的人来说,以上的这些“杯具”却着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清楚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这个“杯具”到底该如何理解,它在语用、语义和语法使用上又有何特点?关于这一点,学界并未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试着从“杯具”一词的构成和起源说起,一一探究“杯具”的语义语法特点、流行原因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以期对“杯具”有全面的认识。
二、 “杯具”的起源及构词
2.1关于“杯具”的起源,网络上流行的说法通常有三种:
起源一:原声词“悲剧”早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就已经在网上流行。第一次使用“杯具”一词的人是易中天,他在一期《百家讲坛》中说了一句“悲剧啊”,这张截图在各大论坛迅速流行开来。资深论坛版主“侠客”对媒体透露称,“杯具”的创意灵感来自易中天的图片,但句式模板则来自张爱玲。张爱玲有句名言“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们最早看到的仿造版本就是“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起源二:最早出处为2008年的一部名为《看你妹之巫妖王择日再开》的魔兽视频,视频中牛头人一口四川话的“悲剧啊”,风靡NGA①,后用到各个地方,逐渐转变成杯具。
起源三:据传是由于高校之中的美学课之中有一节专门讲述的是“喜剧与悲剧”,“悲剧”一词被学生用来说明不幸的事情,后逐渐演化为“杯具”。
以上这些关于“杯具”的起源说,以易中天在网上出现的截图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但这是否就是杯具真正的起源,各方看法不一,并未取得一致意见。所有目前网上流行的关于“杯具”的起源说也只能作为参考。笔者认为,“杯具”真正的起源应该是汉字输入障碍所造成的。由于汉字的表意特点,在汉语当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异形字。在使用输入法的过程中,大量的网民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在讲求速度的网络交际中,打字的准确度就很难保证。很多传统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交际中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久而久之形成了大家都认可的新词汇论文服务。如最初风靡网络的“斑竹”就是“版主”的同音替代词,“酱紫”是“这样子”,“童鞋”是“同学”的同音替代词。这些词一经使用便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追捧。笔者猜想,“杯具”的诞生,也是人们在输入原词“悲剧”时由于输入时候的选字困难,再加上打字程序的自动生成功能所造成的这样一种同音字替代的结果。可以说,“杯具”这个词的诞生是偶然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人们将“杯具”与“悲剧”联系起来,甚至用“杯具”作为原词“悲剧”的替代词的那一天起,“杯具”便继承和发扬了它的原词“悲剧”的用法和语法功能,并在网络交际中逐渐的成为了“悲剧”的替代词,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和广泛使用。也正是由于“杯具”与“悲剧”谐音,且较之“悲剧”有更为立体生动的形象义,让人们更加容易从心理上较快达到认知上的共识,接受并使用它。
2.2“杯具”的构词特点
虽然“杯具”这个词的产生是偶然的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但我们却发现,这个词的构词方式是标准的汉语构词法,《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杯”是杯子,“具”是用具。《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中,“具”,后缀,指用具。多加在单音节成分后面,构成名词。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具”作为词缀来看待是不准确的。朱德熙《语法讲义》认为: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但是在“杯具”这个词中,很显然,“杯”和“具”在联合之后还各自保有自己原来的意思,是两个词根的联合构成了这个复合新词,而且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把两个词根义叠加,就是“杯具”的词面义了。“杯具”者,指的当然就是用于盛装的器皿。但是,当“杯具”被用作“悲剧”的同音替代词时,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此时的“杯具”属于修辞造词法中的别解式造词。别解是“有意对词语意义作歪曲的解释,或者临时赋予一个词语以原来不曾有的新义的辞格”。可以说,网民的无心之举,为现代汉语词库这个大家族创造的是一个符合汉语构词规则的合法词汇。
三、“杯具”的语义及语法功能分析
3.1“杯具”语义分析
(一)表盛装的器皿义,名词,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用于饮水喝茶品酒的器皿
例如:
(4)西安市卫生监督所提醒消费者尽量选择证照资质齐全,卫生状况较好的单位消费娱乐,在公共场所内勿吸烟,如因歌舞厅场所内空气质量不佳、噪声?蟆⒈卟唤喽鹕硖宀皇实惹榭鍪保上蛭郎棵磐端摺#ㄎ靼餐肀ǎ?20110128)
(5)同样的酒,在不同形状的杯具中品赏,嗅觉与味觉会有差别。(新华网,20110124)
可以看到,以上例句中的杯具指的均是用于盛装的器皿,而且,在句子中的意思一目了然,无需做过多的解释就能明白。所以,尽管“杯具”是09年新兴的一个网络词语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在现代汉语词库中未见收录,但是该词的词面义即盛装器皿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使用。这也是“杯具”最基本的义项。
(二)用作“悲剧”的替代词,名词。“悲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当中有两个义项:①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②比喻不幸的遭遇。
例如:
(6)海景御花园小区曾是大连昂贵的海景别墅区之一,但1996年建造的60座独栋别墅与数栋公寓,在生存了短短的14年后就面临拆除的尴尬,买得起别墅的幸福却遭遇规划不良导致短命别墅的“杯具”。(瞭望东方周刊,20101215)
(7)曾经缴罚款跑断腿的杯具将成为历史:昨日起,“自助缴费机”在成都城区各交警分局、车管所启用,大家可自助缴纳交通违法罚款。(成都晚报,20110119)
(8)在唯我独尊的标准答案面前,孩子的想象力和个人喜好统统要为之让路,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杯具”。(西安晚报,20110127)
以上例子中的“杯具”都可以用“悲剧”替换,并且替换之后句子语义不做变化。在此类替换中,“杯具”完全充当的是“悲剧”的同音替代词,表达的是悲剧的第二个义项,即:比喻悲惨的遭遇。
同时,“杯具”在充当“悲剧”替代词时,除了可以单独出现之外,还常常与另一个网络新词“洗具”(表喜剧义)成对的出现在句子当中。例如:
(9)从这个意义上说,“被”字不只是一个生硬的“杯具”,亦是一个生动而鲜活的“洗具”。(天山网,20110126)
(10)这幕杯洗具,想起就让人惊悚。(荆楚网,20101014)
“喜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当中的解释是:名词,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多用夸张手法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突出这种现象本身的矛盾和它与健康事物的冲突,往往引人发笑,结局大多是圆满的。悲剧与喜剧是戏剧中的两个主要类别,经常会成对的出现在语言当中,拿来作对比。但是,以上例子中的杯具与洗具虽然分别充当的是“悲剧”与“喜剧”的同音替代词,均能用“悲剧”、“喜剧”来替换,替换之后意义也不做变化,而其本身的词汇义却不再是表示戏剧的一个种类了。而是借用了悲剧、喜剧各自的引申义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即好的事情、境遇与坏的遭遇、尴尬的经历等。可见,“杯具”作为“悲剧”的同音替代词基本上不表达“悲剧”作为戏剧种类的这样一个义项。
(三)“杯具”的语义泛化
“杯具”诞生之初,原本是作为“悲剧”的替代词使用。可是在网络交流平台日益发达的今天,求新求异的网络交际需求使得网友们在使用该词时,语义不再局限于表达盛装的器皿或是悲惨的遭遇,而是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语义泛化现象。
1、表“天哪、糟糕、惨了、不是吧……”。表达的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叹,情绪多为自我的调侃、戏谑、震惊和无奈,常常出现的形式有:“杯具啊、杯具了或者杯具”。而且在新闻标题中,此类用法较为常见论文服务。例:
(11)杯具!贪玩狗头被墙洞卡住(人民网《环球时报》,20110119)
(12)太杯具了!国内知名建筑“撞衫”(湖南红网,20100213)
2、表“雷人”义
(13)美国新生代女歌手Ke$ha,前段时间参加全美音乐奖,发冠几乎和头差不多高,如怒发冲冠,媒体评论相当杯具。(新华网,20110126)
3、表现欠佳、让人失望
(14)城管的名声有多杯具,看看人大代表的态度就知道了。(东方今报,20110118)
4、表示尴尬
(15)年底到了,餐饮业的黄金旺季也来临了。然而每逢农历新年,人们锦衣玉食、觥筹交错间,挥舞锅铲的厨师却成了为数不多的“杯具”职业之一。记者从杭州餐饮业了解到,不少知名酒楼都有严格规定,凡是节假日等餐饮旺季,大厨不得以“回家过年”之类的理由请假。 (新华网20110127)
(16)新的一年里,你是否已在暗暗发力,想要告别杯具的单身贵族生涯?(多玩网,20110121)
(四)“杯具”在修辞上的语义特征
既表悲剧义又表盛水器皿义的用法。在这种用法中,多为语法修辞当中的“谐音双关”,在语言中,即表达了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同时又利用了杯具本身作为盛水器皿的特性,可谓一语双关。这类用法在“杯具”走红之初颇为常见。例如:
(17)生活就像刷牙,一手握着杯具,一手握着洗具。(天津网,20101011)
(18)男人是泥塑的杯具,经得起“烤焰”,才能拥有水做的女人。(百度百科)
(19)不要迷恋锅,锅也只是个杯具。(百度百科)
在例(17)中,生活被比喻成刷牙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而生活当中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则分别比喻为刷牙时用的两种的工具“杯具”和“洗具”,是比喻与谐音双关相结合的修辞手法。在比喻中嵌入谐音双关,修辞效果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易于被人记住。同时,这里的“杯具”兼有盛装器皿和悲惨的遭遇的意义。例(18)、(19)亦然。
3.2“杯具”的语法特征分析
在分析语料中我们发现,“杯具”一词在句子当中的位置非常灵活多变,既能作主语、谓语、宾语也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那么,“杯具”在充当这些句法成分时有何特点,我们又该如何来界定其词性呢?
(一)作主语。
(20)就这样,杯具发生了,韩国人竟然连续三次罚丢点球,日本人点球大战轻松过关。(新浪网,20110126)
(21)A股“杯具”接二连三(人民网-《国际金融报》,20100519)
(二)作谓语。
(22)房地产板块昨天杯具了。(扬子晚报,20110128)
(23)长江日报总编辑何建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办报一定要与时俱进,要多学习新的表达方式,要敞开一切怀抱,迎接新的东西,如果我们的读者都成了“地下工作者”,那就是“杯具”。(《青年记者》杂志,20110125)
(24)你的硬盘杯具了吗?(新民网,20100910)
“杯具”作谓语时,常常出现带“了”的情况,构成“杯具了”的格式。一般情况下“杯具”都会单独充当谓语成分。但是,在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杯具”充当谓语时带宾语的情况。例如:你不说我杯具了你。(《武林外传》(电影版),1:04:15)。研究表明,“杯具”在充当谓语时多数情况下不带宾语。如果要带宾语的话,那宾语通常是“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除此以外,“杯具”不带别的宾语。
(三)作宾语
(25)昨日又一只新股上市,又上演首日即破发的“杯具”。(青年报20110128)
(26)对于急于回家过年的人来说,买不到火车票是场"杯具"。(法制网,20110118)
(四)修饰名词作定语
(27)倘若辞职确有其事,王宝泉在任时间将只有短短的5个月,将成为比“杯具”的蔡斌更高一级的“餐具”。(新民网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20100902)。
(28)莱昂纳多成了“杯具哥”。(新民网20110127)
(五)作状语
(29)杯具的是,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在一个学校;洗具的是,由于同一年级的学生来自十来个村,数量不小,只能分班,我没和她分到一个班。(呼伦贝尔日报,20100916)
(30)昨天下午4点,记者站在国展中心门口,打车前往新街口,可整整一个小时都没拦到一辆车。好不容易一辆中北的空车驶了过来,“杯具”的是,开的是“停运灯”,司机摇下窗说:“不好意思,我要去交接班了。”(现代快报20110127)
(六)作补语
(31)这个年过得真杯具.......(91baby,20110214)
(32)2011年啥星座日子过得最杯具?(网易,20101118)
(33)快开学了,寒假过得真杯具。。。(网易博客,20100225)
作补语时,“杯具”前面往往会连接一个程度副词,如:真、很、非常等。构成“真杯具”、“很杯具”、“非常杯具”等格式来共同充当补语论文服务。
3.3 关于“杯具”的词性问题
朱德熙《语法讲义》,名词的语法特点是:①可以受数量词修饰;②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形容词的功能有:a.前加“很”;b.后加“的”;c.后加“了”;d.作谓语;e.作定语……
我们说,“杯具”在表达盛装器皿义和悲惨遭遇义的时候是符合以上名词的两条规则的。可以认为,“杯具”的主体词性就是个名词,在带宾语的情况下可临时活用为动词。同时,“杯具”还可以在表达意义更为宽泛的“尴尬情境”时,又同时满足形容词的所有功能。“很杯具”、“杯具的”、“杯具了”这些说法在语料调查中都是被认可的合法用法。因此,我们认为,在表达感叹,评论、抱怨等负面情绪时,“杯具”可以看作是形容词。
四、“杯具”流行的原因
(一)满足网上交流彰显个性的需要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提供了一个自由的交际环境,角色重设使人们有了展现自我、突现个性的冲动,从而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传播。没有了声音、语调、笔迹的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抹煞了受众的“个性”。因此,网络使用者需要依靠自身的语言风格等因素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引起别人的重视、取得一定范围的身份认同。网络环境正为这种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条件。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缺少了无处不在的社会规范,失去了传统社会生活的监督和约束。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语义语法特征、流行原因,加之网络交际参与者可以以隐匿的身份加入一个聊天室或BBS。意见发表后也没有任何人、任何单位对意见负责,这样人们自然就有了充分的话语权,他们可以运用语言自由宣泄情绪。表现欲、想象力、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都能够在此通过个性化的网络语言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体验到“我言?饰以凇钡纳婵旄校佣畲笙薅鹊胤从吵雒扛鋈嗽谟镅陨系南胂罅痛丛炝Α4佣砸延写视锏谋湟焓褂眉靶麓市掠锏拇丛斓蕉猿9嬗锓ǖ耐黄疲衩敲挥泻雎砸桓霰硐秩伦晕业幕方冢岣欢嗖实耐缬镅晕裉峁┝苏故靖鲂缘钠教ā?
(二)出于审美情趣的追求的需要
由于网络语言使用的群体以在校学生和社会精英人士为主,那么追求语言上的审美情趣也成为广大网友在语言选择上的一个重大考量。语言的形式美感反应了使用者的文化素质、个人修养,每一个人在虚拟世界发言的人都力争在语言新颖独特的基础上寻求到一种语言自身的美感。“杯具”本身有很强的形象义,在意义上也不像使用“悲剧”时那样沉重。遭遇尴尬经历时的一句“杯具”了反而透露的是一种豁达的心境及开朗热观的人生态度。
(三)语言运用的陌生化需求
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都是以传达有效信息为目的,难以让人产生兴趣和保持对语言的新鲜感,而“陌生化”则是“损坏”语言的一般“标准”(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使普通语言变形、扭曲、拉长、缩短、颠倒,从而造成不同于普通语言的“陌生化”效果,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把我们从语言对我们的感觉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杯具”的走红恰恰迎合了语言运用的刻板、平常,人们需要新的语言形式来激发思维活力。
五、小结
“杯具”作为一个网络新词,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同时,也正在逐步的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个新兴词语是否最终能够进入我们的常用词库,还是会像其他的网络词汇一样昙花一现便消失在了语言的海洋之中,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为魔兽世界最大的中文网站艾泽拉斯国家地理,英文名称National Geographic of Azeroth的简写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2005.
【2】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3】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