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教科室 >> 论文园地 >> 正文
论文园地

生物组教师13-14学年获奖文章

2014年05月12日 19:16 教科室 点击:[]

关于中心城区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徐州市第二中学  王峰

 

摘要:中心城区中学地理位置特殊,德育工作能否收到成效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乃至城市的形象。结合本人德育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中心城区中学德育工作除了做好常规工作以外,还需结合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心城区学生的思想特点,因地、因人制宜,扬长避短,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心城区中学   窗口单位   德育工作   因地制宜  德育效果

 

    中心城区中学地处城市的黄金地段,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作为闹市之中的一片净土,朗朗的书声,舞动的青春不仅为中心城区浓厚的商业气氛留下了一抹文化的气息,也为城市增添了色彩与活力。然而由于中心城区中学地理位置特殊,德育工作能否收到成效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乃至城市的形象。笔者所在的中学也是一座中心城区学校,结合本人的德育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中心城区中学德育工作除了做好常规工作以外,还需结合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心城区学生的思想特点,因地、因人制宜,扬长避短,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立足城市窗口单位,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中心城区中学地处闹市区,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单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未来“主人”素质的高低。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的放大镜效应,无形中放大了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校外违反交通规则、吸烟、说脏话、异性不正常交往等种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掩盖了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而且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城市的形象。反之,如果公众在中心城区中学附近接触的学生个个朝气蓬勃、知书达理,对于学校的声誉和城市的形象都是一个极好的正面宣传。鉴于此,笔者认为,市中心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外,必须考虑到中心城区中学德育工作产生的社会效应,立足城市窗口单位的位置,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基地,学校必须忠实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使学生把德与才结合起来,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加强校风校外督查,净化校外德育环境

    中心城区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校外监督和管理,分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例如每天放学期间学校可以采取各年级错峰放学、值班教师进行交通疏导等措施化解校门口附近的交通拥堵,对于学生校门口附近乱停车、骑车带人、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给予曝光,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交通规范的好习惯;午休、放学期间学校应设立以值班领导牵头,执勤教师、学生会学生、校外监督员参与的校风流动监督岗,加强校风监察,减少学生校外违反交通规则、吸烟、说脏话、上网吧、异性不正常交往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中心城区中学周围摊点、商铺众多,做足做实学生德育工作还需要校外商铺经营者的配合和支持。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聘请校外监督员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针对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盲点,学校及时进行整改;对于学校附近商铺出现收留未进校学生、向学生出售香烟、酒、黄色书刊等物品、允许未成年人上网等违反商业道德和国家法规的行为,学校应及时进行交涉或揭发,防止这些地方成为德育工作的死角,净化校园周边地区的德育环境。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校每年都要开展大量的德育常规工作,譬如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防震减灾教育等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素材,然而上述德育常规工作多年以来只是在学校里面进行,不仅养在深闺无人知,社会影响力有限,而且容易流于形式,德育效果并不理想。中心城区学校一般靠近市区的中心广场、车站、码头等地,人流量大,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利”,把德育工作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公益宣传和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较好的德育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德育工作外延到校外,既宣传了学校,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如,我校在高一新生到校报到后及同部队院校联系,开展军训活动,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树立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思想;高二年级利用暑假开展磨砺意志教育,组织学生进行30km野营拉练,走入市郊的高等学府,进行理想、价值观的教育;高三年级组织开展18岁成人仪式,通过“我为社会尽一责”的社会公益劳动,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四、充分利用德育资源,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市中心区企事业单位众多,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科普、体育、展览等设施齐备。以我校为例,学校地处闹市中心,附近有新华书店、博库书城等多家大型书店。在德育工作上我校充分利用了这一市区中学独有的资源,近年来每年都要开展至少一次读书活动,筛选、指定学生阅读图书的目录,开展读后感的评选,积极鼓励学生去书店阅读图书,汲取知识,品读经典,丰富人生,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我校每年还组织学生到淮塔、空军后勤大学等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访问,与学校附近的公安、消防、交通、卫生、商场等企事单位“联网”,共建德育基地,充分利用德育资源优势,主动寻求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五、发掘校园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爱校情感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中心城区中学老校居多,文化底蕴深厚,充分发掘校园文化内涵,可以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校是所在城市历史上文庙的所在地,有连续办学640余年的悠久历史,英才辈出。学校每年都要利用校史馆和开学教育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让每位学生熟知学校的历史和校友们的杰出成绩,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们只有从内心深处产生热爱学校之情,才会真正的认同学校的文化和规范要求,沉下心来学习文化知识,走出校门以后自觉的维护学校的荣誉。除了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外,学校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精心打造儒风古韵、现代理念浑然一体的读书圣地,形成了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育人环境。

六、树立城市主人意识,自觉维护城市形象

教育青少年学生热爱家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心城区中学位于城市的窗口地段,德育工作还应跳出爱校的小圈子,大力开展“我为城市添光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更宽广的视野开展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结合近两年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春风,我校通过开展乡土知识竞赛、“爱我家乡 ”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通过班会、辩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一名文明市民,文明行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对于家乡这样一座旅游城市,投资热点城市,我们每一个人言行都关乎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和每个人的未来休戚相关;通过开展“我是城市小主人”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让每位学生以亲身实践的形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上述系列活动,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有了城市主人翁的意识,在行动上能够自觉的宣传、维护所在城市的形象,学生校外各种违反交通规则、乱扔垃圾、吸烟、说脏话、上网吧、异性不正常交往等不文明行为有所减少,收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

七、针对学生思想特点,开展德育管理工作

中心城区高档商场、娱乐场所众多,人流量大,新鲜事物多,学生每天耳濡目染,难免不受到影响,因此中心城区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由于中心城区学生更容易受到新思想、新潮流的影响,克服各种诱惑的难度较大,因此部分学生中间产生了盲目的追求时尚、喜欢过洋节、过分攀比、早恋等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给德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针对中心城区中学学生的思想特点,学校德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行为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诱惑,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来;与此同时学校要大力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还要采取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开放图书馆等措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占领学生的思想高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让学生的精力和热情有处释放,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总之,中心城区中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地利,因地、因人制宜,扬长避短,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中心城区学校依然是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生将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城市美好形象最好的写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