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教学促进德育方法举隅
徐州二中 张望
[关键词] 围棋教学;德育;陶冶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摘 要] 围棋教学促进德育是一种德育工作的新尝试,通过陶冶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和品德修养指导法等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我校于去年9月承担了《棋类教学对促进德育的研究》课题,半年来,我们在“围棋教学促进德育”的研究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把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所运用的几点方法,略作举例,以引起大家的共同思考,并提出改进意见,使我们的研究能够更加扎实有效的深入开展下去。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我校在开展围棋活动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五种方法来促进德育。
一、陶冶教育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或教练)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
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这也是我校通过围棋教学促进德育的实践中使用的一种主要方法。
徐州二中历史悠久。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徐州知州文景宗于“城东
北”建府学宫(亦称簧学,孔子庙学),这便是徐州二中的源头。至今在这块文化沃土上,已连续办学六百三十八年。校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大成殿、大成门等古典建筑。大成殿庄重典雅,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行教图》悬挂其中,大成门古韵飘香,充满浓重的儒家文化氛围。我校“大成棋院”,活动地点选址于大成殿内,就是想通过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自然环境,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教育。棋手从一招收进来,我们即对他进行校史教育和围棋发展史教育,并由此上升为爱国主义教育,每个棋手在这样的氛围中,身临其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比较容易的内化为一种为祖国而奋发的动力。
梁启超说“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我们通过围棋发展史教育和校史教育,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对学校的深厚感情,继而产生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从而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人物的优秀棋品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
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教育、带动和鼓舞学生前进;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
我校大成棋院的小棋手有150多名,来自于不同年级,他们年龄不同,棋力也有差异。但棋手们都把能进入大成殿下棋视为一种荣誉,有的棋手就表示要自觉承担起传承二中文化的使命。有了这样的认识的棋手在学习和品德修为上就表现得较为自觉,也因此成为一般棋手可以学习的“榜样”。
毕业于我校的棋手闻捷,先后取得过全国青少年围棋锦标赛亚军、“新浪杯”全国大学生围棋比赛冠军、第三届世界大学生围棋王座战冠军、第14届“应氏杯”大学生围棋比赛第六名等优异成绩,为祖国、为母校争得了极高的荣誉。很多小棋手都很崇拜他,梦想有一天也成为他那样的棋手。闻捷同学虽然已从我校毕业多年,但可贵的是他对母校的培养一直念念不忘,对教过他的教练和老师更是感激不尽,他经常说“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像这样一个尊师重教、热爱母校的活“榜样”,我们一得到他回徐的消息,马上把他请回了学校,给师弟师妹们讲围棋,谈进步,当他讲到要通过大家的努力,把祖国的传统文化、把“厚德载物”的二中精神发扬光大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三、实际锻炼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围棋活动,在实际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
优秀品德和行为习惯。锻炼的主要方式是围棋学习和校内、社会比赛。
通过下棋,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教给人“耐心、冷静、勇敢、博大、谦逊”等美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平常的围棋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棋子走动的规则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寓教于棋。在下棋的过程中,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我校还尽可能的给棋手们提供了更多的参赛机会,使其在实际锻炼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和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05年,我校举办徐州二中首届“大成杯”围棋比赛,参赛的教职工和学生棋手接近两百人,进行了六十多场比赛,最终决出教职工棋手前六名、学生棋手前八名予以表彰。比赛中,学生棋手也好,教工棋手也好,大家互相尊重、谦虚礼让,落子不悔。通过比赛,培养了学生们在逆境时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激烈搏杀时冷静沉着应战,棋势相持不下时坚持必胜的信念,棋局优势在望时不骄不躁善始善终。比赛不仅使参赛棋手棋艺得到长进,而且领悟到许多人生的真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们普遍反映,学棋使学生们变得更懂事、更有礼貌、更尊重别人了。棋手们也一致表示,下棋时一定要棋风端正,做个人品、棋品俱佳的学生。
四、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我们为每名棋院学生建立了个人档案,包括下棋经历,也包括在校表现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量化考核计分,依据是《徐州二中学生德育学分制》,内容涉及加分、减分共14款百余条,每个学生每学期修够85分的德育学分,操行可以评定为“优秀”。学生的德育学分由各班班主任老师按天统计、按月汇总。对棋院学生的德育学分情况,我们及时了解、及时反馈并予以跟踪,对不同分数的棋手专门予以奖惩,使其不断提高品德水平。
棋院有个叫王杰克的棋手,打进过我校首届“大成杯”前五名,他对棋院的活动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但他活泼好动,德育学分失分较多,棋院知道后,专门对他进行了训诫,严厉指出再这样下去,棋院将不再欢迎他。这名同学很受触动,从此严格要求自己,遏制了德育学分下滑的趋势,并通过努力又获得了加分,还在期末班委改选中被推选为班长。
上学期期末,我们有意识的统计了一下棋院学生的德育学分,发现大部分棋手的德育学分处于年级前列,位次也较以前有了提高,(见下表)这也充分说明了“围棋教学对德育的促进”。
棋院学生和非棋院学生德育学分比较表
时 间 |
棋院学生
(2005级高一) |
非棋院学生
(2005级高一) |
结 论 |
2005.10入学初 |
平均83.3分 |
平均81.6分 |
棋院学生德育学分均分四次都超过非棋院学生。 |
2006.1寒假 |
平均84.6分 |
平均79.1分 |
2006.7暑假 |
平均86.5分 |
平均78.7分 |
2007.1寒假 |
平均85.9分 |
平均76.9分 |
五、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棋、自我品德反省,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的,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自觉主动地接受德育,增强他们抵制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免疫力,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以及德育目标的实现。
在围棋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棋手的品德现状,给他们分析不足,明确目标并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辅以围棋名人的掌故及其比赛录像,重点讲解围棋名家的品德修养,象聂卫平的大智若愚,马晓春的天马行空,大竹英雄的宁输不下愚形,象高川格的“流水不争先”等等,通过学习、体会,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不知不觉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起来。
总之,使青少年成为根植于中华民族道德精华之中现代人,是当代德育的重要任务。“未来属于具有高度文化素质与高尚道德的青少年一代……塑造青少年道德就是塑造一个国家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围棋教学过程中,促进德育的方法很多,教师在运用时要灵活,不要生搬硬套。通过围棋教学促进德育的研究,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