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英语备课组经验交流
2012-2014年三届高三所感受的高考英语的变化及对策
一、听力 听力材料的信息量增大,播放时间加长,2013与2014 两年达到了20多分钟。(往年15分钟左右)且现在英语听力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要从整体上理解听力内容,仅仅抓住关键词是无法做题的。学生普遍在听力上的失分率增加。
【对策】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听力专练。比如中午早到10分钟,加上小预备10分钟,可以练一个听力。分析这三届学生的听力失分点主要集中在只听一遍的第一节短对话及最后一篇独白,可以围绕这两项专项训练。
二、单项选择不单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点的掌握,更注重语境和语义的考查。2013年和2014年英语卷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和语境的把握能力要求高,学生要做好、得高分并不容易。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而交往的核心因素是情境。使用怎样的言语,如何判断对方的态度等等都是决定于这样的情境。因此,考生对一段语料背后情境的透析能力是其能否给出正确答案的关键。
34. The president hopes that the people will be better off when he quits than when he________.
A. has started B. starts C. started D. will start
时态知识并非决定因素,是否弄清情境是关键!
35. — Happy birthday!
—Thank you! It’s the best present I _____ for.
A. should have wished B. must have wished
C. may have wished D. could have wished
错误的更主要原因是考生不能构建出“虚拟语气”的语境,而非不知四个选项的含义!
【对策】多渠道获取国外原版纸质读物,如《英语广场》、《英语画刊》、《reader's digest》,酒店图书馆旅游杂志等宣传brochure等,一些名人的演讲词。增加阅读速度培养,特别是细节敏感度培养
三、完形填空是夹叙夹议文体。
2013年讲述了一位美国人通过在山区的生活,对“美国梦”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完形填空对动词的考查占了较大比重,有些题目的选项干扰性较大。同时,该题对全文的把握能力要求较高,不从通篇考虑很难得高分。
保持了多年以记叙为主的风格。文章有一定的区分度,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克服困难,获得信心的成长经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思想性。考点选项设计全面,对上下文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对策】1. 是否符合上下文;是否与全文整体意思、作者观点协调一致。
2.在通读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段首、段尾句对主题的提示,联想自己已有的与主题思想相关的常识,判断文章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意图,把这些作为进一步推测细节的依据。
3.做题时要利用选项,但不依赖于选项。由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推理判断空白处的内容,自己争取主动,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该内容所涉及的词,比如这个空该填动词,应该想到和它意思相近的动词,然后参考选项,这样才能不受选项的干扰。
4.有些选择项根据上下句就能比较容易地作出正确判断,而有些选择项则必须根据整篇文章的大意才能推出。所以学会上下文的联系能够多挣好几分
四、阅读理解共四篇短文,和往年一样,但是题量的设计却新意十足。
近两年,A篇文章只有两个问题,而D篇文章却有六个问题,很多考生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第一篇文章是说明文,提供的材料是关于公园的告示指南,难度不大。第二篇是议论文,讲述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在现代社会中受到的冲击和挑战,较有时代气息。第三篇是一篇科普文章,讲述对远古生物鱼龙生存情况及其灭绝原因的调查,内容有一定难度。第四篇文章是议论文,篇幅较长,文意是关于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的评价,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面。总体来看,阅读理解所含信息量较大,对阅读技巧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的脉络有较好的理解后才能做好题目。
尤其要关注最后一篇六题 的长篇阅读,2014年初徐州教研室让我上了一个高三研讨课,专门探讨近年来各省市高考英语的长篇阅读技巧,暑假我总结了上课心得并结合2014年高考写了一篇《高考英语长篇阅读有技巧》的论文,已经发表,在本人的二中博客上也有转载,3000多字不浪费大家时间。有兴趣可也读一下。
【对策】 1.高考中该题型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原汁原味,以考察深层次理解为主所以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发挥小卷的功能,每张卷子包含两篇阅读和一篇短文改错,限时一节课练完。
2、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关于阅读理解和速度密不可分,阅读速度制约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课下一定要进行限时阅读,争取课下的阅读状态接近于考场状态;每天都坚持读30分钟4篇左右。
3、熟悉各种体裁,不拘泥于手中的阅读资料,留心习语和俚语。有的学生一见到科普文章便头疼,一见到新体裁就心慌。所以,平时一定要走出成题,走入各种报刊、杂志等英语读物,除了领略内容,熟悉其语言特点,还要对新体裁有一定的了解。如要看各种广告信息、通告、药品说明、图示甚至发票等,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读一些杂志如读者中的精品的翻译文章,有时也会大有裨益的。
4、力争通过最新的媒介和网络资源,阅读更多的原汁原味的文章。
四、任务型阅读讲述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存在的优缺点。
富有时代气息。文章意思清楚明白,所填答案多为信息转换和信息归纳类词汇,总体难度略大。
任务型阅读:考生普遍反映有难度。设空除了少量的信息查询题外,更多的是涉及信息重述、主题理解、推理判断、篇章结构、作者意图等。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对策】教学生分清文章脉络,尤其是抓结构的能力,对于概括性的词语可以全面总写,印发讲义,集中默写。
6.书面表达重新回归图画题形式。
2013年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两幅漫画,以谚语“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为题写一篇文章。应该说,书面表达漫画寓意明确,对比鲜明,考生容易理解漫画内容,看似不难写,但势必要求考生的思维要有深度,切不可浮于表面或泛泛而谈。而且,本题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会有很高的要求。
2014年仍然是一篇议论文,要求考生就“外来词进入中国词典”这一文化现象谈看法,说理由。从话题上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学生应该都有话可说。当然,要写好这篇短文,需要考生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用事实说明观点,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对学生具有较大的挑战。
平时的英语作文练习多为图标类或是故事类,但这次高考的作文题材很新,考查的是对汉语词典中收录“PM2.5”等英文缩写词汇的意见和评价。“平时没有练过这个话题,所以想了好一会儿,导致整场英语考试的时间有些紧张。”
【对策】1. 注重书写,追求卷面美观。书面表达属于主观性试题,阅卷老师的主观印象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得分高低。
2. 注重开头和结尾的技巧。
3. 适当使用有把握的复杂结构和高级词汇。
4. 最直接有效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作文做到当面批改。直接点拨,错误订正及全班讲评后二次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