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八 第三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
徐州市第二中学 张望
(一)设计思想
以罗杰斯“学生中心”教育思想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为指导,贯彻执行徐州市“学进去,讲出来”计划。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序、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通过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六个基本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望,培养学习主动自觉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提供各种有效学习资源信息,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式方向,发挥教学中主导性作用,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教学习的机会。师生、生生之间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建立的原因和意义。
2、掌握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史实,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
3、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和多渠道查找世贸组织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资料,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
2、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世贸组织建立的了解,认清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参与讨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科学意识和全球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一年的高一学习,对于徐州市推行的“学进去,讲出来”(简称“学讲计划”)这种模式已较为熟悉,初三时已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对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这为理性认识经济全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高一学生的知识范围、认知水平毕竟有限,他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了解可能还很片面,需要对全球化的知识做进一步的探讨学习。
【教学重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活动】
师:随着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会接触到很多外国品牌,谁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生:略。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外打响?
生:略。
师:外国商品在中国随处可见,中国品牌在全球畅销,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生:经济全球化。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专题八第三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先请同学熟悉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板书课题,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提出问题,烘托课堂活泼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互相检查“学案知识清单”预习。
生:互查预习。
师:投影“自主学习一”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和主要推动因素又是什么?请同学结合学案学习(板书:一、含义;二、发展历程;三、主要推动因素)
生:学生讲述,练习本上完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表格,小组合作根据投影材料在小黑板上概括“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因素”。
师:再思考还有哪些?
生: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推动等。
师: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了明显加快,而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事件是——世贸组织的建立。那么,世贸组织是何时建立的?其宗旨与原则是什么?它的建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又有怎样的作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学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板书:四、实质性进展: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生:自主学习(小声交流、学讲)
问题1: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时间
问题2:WTO宗旨与原则各是什么?
问题3:世贸组织的建立有何作用?
师:投影“各个国家出于保护自己的本国产业的需要,制定出了许多公法规范。但是各国公法规定的不统一,也阻碍了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其成员国在加入该组织后对组织的国际协定必须同时接受。请阅读材料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有何作用?”
生:小组讨论,回答 。
师:投影(2010年1月新疆会考29题)材料: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中的哪句话能表达这一宗旨?它的成立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生:讲一讲,交流展示。
师:世贸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我们中国做出什么行动呢?
生:(齐声回答)中国加入世贸。
师:下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该目(投影自主学习任务、板书:五、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加入WTO)。
生:自主学习(小声交流、学讲)
问题1:中国为何入世?
问题2:中国何时入世?
问题3:中国入世的影响?
师:投影材料1、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材料2、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大市场。
生: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中国入世的原因吗?
生: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师:投影图说历史、温家宝在110届广交会上的讲话以及“入世十年中国的成绩单”,提问:入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生:展开讨论,各组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言。
师:点评并投影龙永图语“我一直认为入世后既不会遭遇洪水猛兽也不会一夜之间发生经济奇迹。”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有时难免会飞进一两只苍蝇。”提问: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师:中国的入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如火如荼,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于竞争也与日剧增,但同时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日益显山露水,有日趋尖锐与激化的可能,从而招致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声浪,包括发达国家很多民众由于就业机会的减少,也加入到反全球化运动中来。一种观点认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另一种观点说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给贫穷国家带来灾难。(投影图片材料,引发学生思考)那么,这两种观点究竟孰是孰非?经济全球化能否抗拒?经济全球化是否应该抗拒?请大家欣赏精彩的辩论赛,有请主持人上台。(板书:六、问题与应对)
学生主持:宣读比赛辩题——正方“顺应经济全球化”,反方“反对经济全球化”及比赛规则。
生:八名辩手分成正反方依次发言,而后进行自由辩论。其余同学担任评审团成员。
主持人:经过评审团审议,宣读辩论赛结果。
(设计意图: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辩论赛的方式调动同学查找搜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并进行质疑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竞争意识,发挥学习自觉主动性,加强同学间合作帮助,同时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师:点评辩论赛。
师生合作:质疑拓展
不管承认与否,经济全球化正迅速发展,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人类日常生活日益受到其影响与冲击。
要解决好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必须推行可持续发展、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世界发展极大的推动,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冲突。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不利地位,因此,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师:请大家拿出学案,完成随堂评测。
生:完成随堂评测练习,小组互换互批得分。
师:当堂反馈评测结果,点评。
课堂小结: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明智的必然选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只要发展中国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能够维护自身的权利,谋得自身的发展,实现与世界的共赢。
【板书设计】
一、 含义
二、历史进程
三、主要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 四、实质性进展: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五、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加入WTO
六、问题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