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讲计划 >> 学讲交流 >> 正文
学讲交流

徐州三中实验学校小组学习活动设计模版

2015年08月16日 14:18 佚名 点击:[]

“自主 共享 成长”小组学习活动设计(第四稿)

年级学科

 

课题

 

执教人

 

教学目标

 

任务和

要求

1.通过独立学习对任务整体感知;

2.通过组内合作学习解决任务中的重点问题;

3.通过组间交流学习进一步解决任务中的重难点问题

(或通过组间互助学习完成任务、检测目标达成度)。

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

学习流程

教师指导

一、独立学习

1.学生进行整体学习。

2.学生自查、自评,提出问题。

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做学习指导,提供学习资源。

2.教师出示独立学习的问题结果(或答案)。

二、组内合作

1.学生就组内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互助学习。

2.小组内对学习互查、互评,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问题结果,小组互助或质疑解决疑惑;

2.教师要耐心等待并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研讨不偏离方向。

三、组间交流

1、小组间就班级共性问题(重难点)进行互助学习。

2教师协助组织小组间的互查互评。

1.教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进行讲解。

2.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两组同程度试题,注意两组试题的质、量要相当。

课堂

实效与

反思

1.   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

2.    全员参与情况:

3.  活动充分与否:

4.   步步是否落实:<!--[if !supportMisalignedColumns]-->

 

 

 

 

 

 

 

 

 <!--[endif]-->

 

 “自主 共享 成长”小组学习活动设计(第三稿)

年级学科

 

课题

 

设计及执教人

 

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计要能够分化成具体的任务。即每项目标都可以通过具体的任务来实现,任务完成则目标基本实现。)

任务和

要求

任务:一串需要层层递进、具有因果联系的任务。

任务特点:1、任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深入的思考,需要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设计说明:任务的难度决定学生初步学习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也决定学生的独立学习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学生通过组内互助学习筛选出最需解决的难点;任务难点问题的自我发现是引发全体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

学习流程

(时间以学科特点及任务难易度等情况作调整)

教师指导(每节课40分钟)

一、独立学习15

 

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做学习指导,提供学习资源。3

2.学生独立学习。进行初步系统学习,发现需解决的问题。6

3.小组内合作初步解决、汇总问题,将难题上报,教师汇总讲解共性问题,同时提出需班级重点讨论问题。6

1.教师在学习内容上的指导要注意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做好知识、方法上的学习铺垫。

2.教师在小组活动前要能培训学生有序地参与教学活动,注意分工得当,过程方法运用正确。

3.本课中教师所讲总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二、合作交流15

 

1.学生对重点问题再次思考。1

2.小组内进行讨论式互助学习(或小老师讲解),形成结论。5

3.班级小组之间讨论式质疑探究,形成共识。

或班级内进行讲解答辩(一组主讲,其他组质询。)6’

4.教师总结或补充讲解。3’

1.学生互助学习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够思考的时间。

2.学生互助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宜直接告诉答案。

3.谨记:学生的讲即为教师的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讲”对学生学习做评估;评价时,可作如弱生发言将得高分的设计。

三、检测评价10

 

1、学生小组为竞赛组挑选试题。2’

2、教师协助组织小组间的互相测试及反馈。

小组统计成绩,点评竞赛组学习情况。7

3、小组根据学习情况布置课后巩固作业。1’

学生自评:    组评: 

1.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两组同程度试题,注意两组试题的质、量要相当。

2. 题目也可设计一个,变为简单的对抗。

3.如本课教学目标侧重为朗诵、实验、感悟等能力或情感内容,则本流程可自然变幻或直接省去。

课堂总结与反思

1.参与程度100%)  

2.活动效度(☆☆☆☆☆) 

3.任务落实100分) 

1.学习内容设计  

2.活动过程设计  

3.教师素养:电教、普通话、板书使用

时间:教师讲少于15分钟

1.小组活动设计:                       2.教师学习指导:

小结:1.自评:

2.调整方向:活动(       )精讲(        )<!--[if !supportMisalignedColumns]-->

 

 

 

 

 

 

 

 

 <!--[endif]-->

注:

一、关于独立、互助、共赢等解释。

1.独立学习是指学生独自思考学习教师指定的任务,此时要禁止小组讨论以保证学习质量。

教师的指导既可以是对重点的讲解,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讲解时,如需资料过多,可用学习资源的形式打印出来供学生阅读。

注意: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讲授。 

2.互助探究学习前的再思考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互助探究学习指的是两个活动过程:互助指组内互助式讨论(或小老师讲授),探究指各组间的质疑辩驳(或讲解答疑)。注意:讨论时一般的发言顺序应是先弱后强,最后的学生或教师做总结。而组内小老师“教”的顺序则反过来,先强后弱。

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尊重他人讲的要求。

3.这种模式中班级小组数最好是双数,便于互赛。赛一赛要体现出共赢即(良性竞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落实反馈。

教师要研究本班本学科作业布置的目的和方法,把理念传给学生。

二、关于课堂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及任务完成等的解释。

1.表格中的得分指的是教师课堂评价分数,表中所反映的是假设的理想课堂形态,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搭建练习的阶梯;

2.教师可根据课堂需要在学生及小组评价上做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①参与程度(以“100%”表示)②活动效度(以“☆”表示){C}{C}任务完成(以“80分”或优秀表示)。注意参与度的要求是全员参与,要实现100%;活动效度指小组内的讨论或小老师的教要充分和深入地进行,以“☆☆☆☆☆”表示最好;任务完成指学生学习任务完成,能“讲出来”,测的分数应能达到80分以上。

3.任务完成应能体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师在目标表述时一定要准确、适度,在根据目标进行任务划分时要清楚、可行。

三、关于“学、查、评”、“独立学习、组内学习、班级(组间)交流”和高效课堂等的解释。

1.从“学、查、评”角度看待学习流程时,一定要注意有学就有查和评,即所谓的步步走实。

2.从“独立学习、组内学习、班级(组间)交流”角度看待学习流程时,一定要注意每个活动都使其深入进行,即所谓的充分学习。

3. 课堂如能实现充分学习、步步走实,那么加上学生的全员参与,必然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自信心。课堂也必是师生“教”“学”的高效和共赢!

关闭